经常听身边家长抱怨孩子不争气,学习不好,搞得父母焦头烂额,夫妻之间动不动因为孩子的事大吵一顿。
孩子说:“不,我不去,我就不想上英语了,太没意思了,没劲。”
妈妈说:“哎,我家孩都不想去学校了,他说自己就是学不进,完全没了学习兴趣”。
爸爸说:“这次又给我考个不及格,我被班主任叫的都没脸没皮了,实在是太气人了,回去非得狠狠揍他一顿”。
孩子为什么会厌学呢?打骂能起作用吗?
01 孩子的兴趣受吸引力的影响
昨天开家长会时,就见那几个平常孩子学习不怎么好的妈妈们在那抱怨着。 看到这一幕,我真的是既揪心️悔恨当初。
曾经的我不也是一样吗?记得,在我家老大小的时候,那会结婚也早,父母也没在跟前,小小的年纪自己带孩子。怎么带的呢?就像老一辈儿说的:“孩子嘛,摸爬滚打、磕磕碰碰就长大了。” 就这样,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就像一颗小树苗一样浇点水,施些肥就长大了。
每天,我一边看着电视,一边指导着孩子写作业。孩子遇到难题问我时,教了一遍不会,怒火直接窜到脑门子上了。
“你咋那么笨啦,给你讲了那么仔细还不会,直接乘以2就是啦。”
“你是不是上课没在听课啊,咋啥都不会,你是不是榆木脑袋啊”。
“看,就知道看电视,给你讲题你在看电视”。
殊不知,是自己一步步把孩子带进无底的深渊,世界上最可怕的就是自己的无知,还要以家长的头衔来训斥和批评孩子。
孩子的言行举止就是家长最真实的一面镜子。
“吸引力法则”里面讲得就非常仔细。什么是吸引力呢?就是指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它吸引而来。
比如,你经常煲电视,孩子自然也会被电视吸引;
比如,你经常看书,孩子会好奇你看的什么书;
比如,你喜欢打球,孩子也会受你的影响热爱锻炼;
种什么样的瓜,就得什么样的豆;什么样的父母,成就什么样的孩子。
试问:
一个没有精神营养的孩子,他能快乐吗?
他能对学习有兴趣吗?
他能找到学习的动力和乐趣吗?
有,有一类孩子从骨子里就很要强,就如同打不死的小强一样,越挫越勇!你说我不行,我就要行,并且用事实结果证明给你看,把所有的不屑甩出几条街。但这样的孩子又有几个呢? 少之又少吧。
02 好的言传身教胜过任何一位老师
最近,看了一档《欢乐中国人》的综艺节目,在第二季四期中,一个年仅4岁的王恒屹小朋友,背诗如流水般滔滔不绝。小小年纪,诗词文采确实折服了不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们的眼球。人们欢呼着简直神童小天才啊!对,小朋友确实非常厉害也很出色!会背《千家诗》、《三字经》、《弟子规》等等。背起诗来,那是有声有色、神采飞扬,还自带表演,气场绝不亚于主持人撒贝宁。 身边不少朋友说:“嗨,人家家教育的好啊,加上孩子又记忆力好,能不优秀吗?”是的,这样的爷爷奶奶确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主持人采访奶奶说:在小恒忆一岁不到的时候,每天就给他读诗歌,从来没有间断过。耳濡目染下,小恒忆就会说了,会背了,而且越来越痴迷。从最初的无意之举,到后来的刻意引导孩子往一个拥有博大今生,寓意深远的兴趣上培养,可想而知,这位奶奶的睿智是多么️得深遂。
每一天的坚持,每一天的付出,都在为小恒忆的诗海世界添砖加瓦,引领趣味的意义。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诚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兴趣就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有了兴趣的牵引,我们才愿意主动去做,并且愈来愈让自己变得有自信。
03 那么,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呢?
首先,对具体事情分析原因
孩子从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就是上帝赐给父母神秘而可人的礼物。他们本来就是一张完整无瑕而又纯洁干净的白纸,握笔的父母使用什么样的颜色配料,什么样的心情,就会画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如果,你想要你的图画画面清新可人、超凡脱俗,那就请多花一些心思和时间去研究和探讨他们的不一样吧!
是文静内向、还是活泼好动、又或是大智若愚。这可能需要我们去花一些心思和智慧去找找你的孩子更喜欢哪些事情?
比如善于表达的孩子培养语言类的英语、作文之类,这类孩子他们的性格比较外向,善于交际很有表现欲望,很感性有丰富的想象力。
当你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在那个点找到他的优势时,自然做起来就没有那么刻板和强逼的感觉。
当然,他也会遇到挫折和灰心的情况,想要放弃的那一刻,父母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先认可他的情绪,不要劈头盖脸就骂,那样只会把孩子仅存的一点想要坚持下去的火苗浇灭。然后给他积极的鼓励和帮助,让他相信自己还是可以做得很好,这样孩子的兴趣感,才会觉得有意思。
接着,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就拿昨天给老二讲题来说,开始孩子做作业到九点多的时候,感觉他有些疲倦不堪,想要睡觉的样子。
我走过去一看,在数学书上有气无力地画着,我说:“怎么啦,累了?还有多少作业没写完?”
他说:“今天,学的数学面积这章看起来挺容易,做起来好像又不对?”
我说:“这是为什么呢?是题不会,还是哪个知识点的问题呢。”
他说:“不知道,就是搞不懂。”
我一看,就是把面积和周长的理解和公式搞混了嘛? 我就问他:“你觉得这本书的面积是什么呀?”
他说:“就一本书的大小呗。”
我又问:“那你觉得这一本书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么计算的。”
他说:“周长就一本书整个一圈的长度呗,(长+宽)*2。”
我说:“那周长一般会用什么作单位?书的面积怎么计算,它又会采用什么做单位?”
他说:“周长是厘米、分米、米。长方形面积计算是长宽,哦,对了,它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多了个平方嘛。这么简单!”
后面,接着一口气连做了5面试题,越做越有趣,自己主动摘抄了一些周长和面积的公式,以便更好的区分。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并不是不会,他只是在某个知识点或是步骤上卡壳了,导致他无法再继续走下去。
这时候,我们如果能给予足够的耐心并挖掘孩子的理解点,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发现缘由引导他去探索,孩子也会找到是他自己通过努力和思考得来的结果,成就感会十分爆棚的,自信心不断强大,兴趣感也就不言而喻了。
然后,不断去激发他的潜能
当他找到一定的自信心时,他会觉得自己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厉害。趁热打铁,父母要及时肯定认可,并鼓励他挑战新的高度。继续像挖金矿一样去发掘他的潜能,给他新的一个目标,不断去挑战,不断去征服。在不断进步的航线上,他一定会走得更远更宽阔。
比如,他学习上从80分进步到90分,你就要鼓励他,表扬他,你们可以谈谈,他是怎么做到的?顺便,给他画一张新的挑战蓝图,肯定他,只要他继续努力,一定可以完成。当然,如果孩子没有完成他的挑战目标,父母也绝不要怒骂、训斥,一定要帮他一起分析原因,帮助他改正不利因素。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提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这,不仅是老师要做的事,同样也是父母要学习的地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言传身教比任何华而不实的长篇大论来得更实际些。
相信有了兴趣的引领,你的孩子一定会越来越优秀,人生也必定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