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篇:从适应期到改变期
1. 这半年是新高一入学后的“适应期”,期中考恰好是一个分水岭。
体验过“新课-复习-考试”的各个阶段后,“新手保护”也到了尽头。该好好沉下心好好想一想:是否已经适应了高中的学习。
2. 首先,要适应高中的学习强度。
上高中后,一整天被与学习有关的事占满,再平常不过了。并不是说不要休闲娱乐。学习有门槛,而娱乐没有,不应该成为日常的保留项目。
别看别人表面上浪得飞起,其实背地里学得跟狗一样。
3. 其次,要习惯考试。
习惯考试,不是逆来顺受,也不是口嫌体正直,而是要以平常心去看待。考试并不证明什么,但考试能有效检验阶段的学习成果,发现潜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期中成绩出来,你或许沮丧也或许不忿,但这只是高中三年大大小小考试中既不特殊也不重要的一次。最重要的考试,永远是下一次。
4. 最后,要主动改变初中的「学习习惯」。
“不预习、不复习、不总结”,意味着光靠40分钟的课堂就想解决学习上的所有问题。这对于初中的你或许并不困难,可对于绝大多数高中生来说,课堂远没有那么有效。
主动优化学习习惯,本质上就是提升学习的效率。
5. 预习的关键是「动笔做题」。
“课听得懂,题不会做”,说明课堂听课的质量不高。
一堂课的难点,根本不在于知识听不听得懂。解题的障碍往往是:条件怎么选取?过程如何分析?有多个方法可选,哪个解法更快更优?甚至,第一步、第二步该怎么列式?
只有在预习阶段实际动笔做题,才能提前了解一个模块、一类题型中真正的重点难点。再去听课,才知道该着重听什么。
6. 「先复习后作业」是中等生突破恶性循环的关键。
当天的内容没理解透彻,却急着去赶作业,结果写作业的过程被拖得又低效又漫长,更没有时间去总结梳理,也没有时间解决其他科目的问题。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7. 写作业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要「带着问题去验证」课堂所学。
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和方法,到底好不好用?能不能有效解决作业中的问题?我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有改进的空间?验证有效,就能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反之,则需要反思和改进。
不要总想着多刷题、刷新题,要多想想刷题的代价是什么,收获是什么。
8. 不要怕「问问题」。
诚然,自己思考很重要,但总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陷入低效的重复和探索。耗费的时间越多,学习效率就越低。
也不要觉得问问题很丢人。别人眼里的你,真的没那么重要,也没那么引人注目。要相信,“不懂装懂”的人,其实也装不了多久。
9. 要学着「管理时间」,不要觉得时间还很多。
时间就像金钱,往往需要时才觉得捉襟见肘。
每天开始的时候,列一列今天的待办事项。每天结束的时候,理一理时间都花在了哪里。不是为了向谁证明什么,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只求对得起自己,只求问心无愧。
10.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高一都差不多,后来却天差地别?要知道,三年时间,点点滴滴,足以改变许多。
没有走出舒适区的勇气,哪来什么“习惯性优秀”。
期中考考完了,适应期结束了,该真正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