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两岁半女宝宝的妈妈,和孩子父亲都是普通上班族,近来周围朋友对孩子的感受都是会说话,思路清,反观两年多来陪伴孩子成长的经历,确实也是花了不少心思,并且得益于曾经看到过的一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因此,也借之与大家分享一二。
为什么幼儿语言能力开发很重要?
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一是孩子上幼儿园时,第一次从家庭环境过度到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人事都互相不熟悉的阶段,良好的语言能力能够帮助他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更快地适应并融入到社会环境中。
二是孩子读书时,良好的语言理解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对于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必要条件,这也是为什么说得语文者得天下,一方面是说理解力,一方面说的表达能力,能学会用才算是真正学到。
以下是在这两年和孩子一起成长过程中的几点经验:
1.尽早开始单向会话
很多家长觉得在孩子听不懂,不会说的阶段就不需要跟孩子说话,这种想法已经得到许多研究的否定。事实上,婴儿和孩子都是学习语言的天才,0-7岁是语言能力最强的时期,从出生开始,我们就可以跟宝宝多多交流,这个时期就是多跟宝宝说话,从他能看到的,感受到的,吃的玩的,尽你所能陪伴交流就可以了。所以又回到说外婆的功劳大大的,在我们上班的时候,交流的主要任务都是外婆完成的。
2.绘本选择循序渐进
绘本是近几年备受推崇的儿童教育方式之一,在给宝宝读绘本之前其实还有一个认卡片,指认物品的阶段,但是我们最初开始语言的开发应该是从读绘本开始,宝宝比其他孩子说得早,说得好,最大的不同大概就在于我们(白天主要是外婆,晚上是我,周末是宝爸,当然选书的重任由我一人承担啦)给她读很多很多绘本。8个月左右我给她念《小熊绘本》系列,虽然故事连续性不强,每页也只有不超过十个字的句子,甚至只有单词,但看似极简单的绘本,还是有孩子理解不了的内容,我发现只要有她听不懂的词汇她就不愿意听了,于是我只能再度简化语言,根据平时跟宝宝说话的实际情况,用平时用过的词语讲绘本,就惊奇地发现,她一旦听懂了,就非常愿意听下去。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会非常的注重选择,不单一按照绘本介绍中推荐的年龄段(一般推荐年龄段也在上下3岁,过于宽泛),而是按照自己宝宝现阶段的语言能力,为她挑选合适的绘本。比如两岁的时候我买了一套《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虽然是寓意深刻的优秀绘本,但显然不适合当时的我们,故事过于冗长和复杂,画面辨识度也不高,试过几次之后,宝宝都难以听完一整个故事,于是我就退回到略简单的绘本,比如《芝麻街》系列以及《和朋友们一起想办法》系列,宝宝就又恢复了阅读的兴趣。目前我们读过的绘本已经超过了100本,几乎所有的故事她都能清楚地记得人设和内容。对于熟悉的故事,在不认识一个字的情况下,能够逐页复述故事内容。
3.语言环境决定开口时间早晚,但不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
我和爱人来自不同的地区,家里原本应该是语言环境较复杂的,但是为了避免孩子开口晚,我们从宝宝出生就刻意简化家庭语言环境,尽量用普通话跟宝宝交流,这可能也是孩子开口早的原因之一。但随着孩子长大,我们发现其实孩子对语言的辨识能力远大于我们的想象,在她能够完整说话之后,我们就放松了语言环境,有时候也会说方言,她也能学习得很快,2岁开始我们给她英语启蒙,很快她就能在听的时候区分中文和英文。所以复杂的语言环境并不影响孩子语言的发育,他能区分中文和英文,也能区分方言,可能有个浑沌期,说清楚只是时间问题。
4.允许孩子有沉默期
给宝宝读母语绘本的时候,我就尝试了同步英文绘本,但是效果很差,宝宝一发现听不懂的时候就会抗拒,无论绘本的形式多么多样化,多吸引眼球都无法继续,为了避免产生逆反心理,我果断放弃了用绘本进行英语启蒙,而改用日常口语中找她的兴趣点,不时地插入一些英文单词,短句,也放一些英文儿歌。(说到英文儿歌,选择的时候也是颇费周折,很多微信文章的推荐,说是启蒙儿歌,但对于非母语国家孩子实在过于复杂,根本绕不过来舌头,所以给宝宝听学的每一首英文儿歌,我都亲自唱过,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也有很多感受)刚开始的时候她也不予理会,“先入为主”在孩子身上尤其明显,已经知道中文的东西,你再教英文,她怎么第一反应都是中文,说实话内心是有点纠结和着急的,总觉得怎么一点反馈也没有,又害怕问多了孩子反感,但是反观母语的学习过程,我们是跟孩子说了一年多的话,而且还是无时无刻都在说,孩子才开口的,更何况第二语言,而且语言学习本身也是有沉默期,我们需要的就是耐心而已,大概经历了大半年,通过时不时的穿插英语,跟宝爸偶尔的简单对话,英语学习的小工具,看《小猪佩奇》中英文版对应着看,没事就哼英文儿歌,慢慢地,几个月后宝宝开始开口了,现在可以指认100多个物品,会说简单的句子如Good morning,Good night,I am hungry等等,也会主动地问我们某样东西英文怎么说。我相信语言开发的方法很多家长比我更多,花的时间精力更多,许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耐心而已。
5.耐心聆听,仔细纠正
两岁多的时候,宝宝的语言开始爆发性增长,经常感觉嘴跟不上脑,想表达很多东西,但是语言的组织能力还有待提高,句子的完整性差一点,而有的时候我会发现外公外婆就会急于去帮助宝宝组织句子,完成她想要表达的意思,但是这个时候我和宝爸更多的会给予足够的耐心,等她结结巴巴一遍遍重复,直到组织完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清楚她的意思,然后跟她确认是不是这个意思,再帮她纠正句子结构的错误,虽然这个过程有时候挺煎熬,但是想想这时候宝宝脑细胞之间的飞速联接变化,是不是觉得对她更有益呢?很明显的是,当她自己亲身经历了这个语言组织的过程,很快下一次就能说得好很多了。
6.面对面的交流最重要
记得在TED上有一篇名为《婴儿的天才语言能力》(http://open.163.com/movie/2011/7/9/D/M782NCNEC_M782NKE9D.html)的视频,研究者通过脑磁图显示机(MEG)清楚地揭示了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音频和视频对孩子没有学习效果,只有人声才能够帮助婴儿统计声音数据,因为人声的情感代入,在大脑内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磁场变化。另一方面,面对面的交流是能够很好地把握语言的难易程度和与周围事物的联系程度的,在同等条件下孩子接受到的信息要远远大于那些与周围事物无关、与情感无关的视频音频材料。这也是我观察宝宝语言发育中得以证实的一点,我们两岁之前几乎没有给她接触过任何的视频动画,当你和孩子沟通交流有足够的时间量,有充分的内容深度,孩子是绝对不会沉迷于动画片和游戏的。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市场上也有许多非常值得推荐的幼儿动画,比如《Peppa Pig》 ,画风简单明了,语言准确清楚,故事内容兼具学习和教育意义,也是我们现在经常看的动画片,但是再怎么好看,只要我一说妈妈给你讲绘本,她立刻就会去挑选自己喜欢的书,或者只要有新书来,绝对可以把她的注意力从动画片上拉回来,可见孩子多么需要和家长面对面的语言沟通。
罗嗦了一堆,只是希望一些心得感悟能分享给更多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