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鲁尼买了一盒做实验的材料,里面有大小试管、量杯、色素、苏打粉、造雪粉等材料,他尤其爱玩造雪粉(是一种吸水性很强的树脂),倒一小包粉末放在盆里,加上足够多的水,就可以膨胀成一大盆像雪花一样的粉末。
昨天晚上他又把造好的“雪”拿出来抓着玩,结果洒了不少在地上,鲁先生看到地上乱七八糟的,顿时拉下脸来,大声叫鲁尼赶紧收拾好。
我当时在房间哄小贝睡觉,只听到鲁尼大声回应:“我都还没玩够呢!”
“别玩了,赶紧去洗澡!”
俩人的声音都越来越大,不一会儿就听到鲁尼的哭喊声:“我今晚不想跟你睡了!我再也不想跟你睡了!”
等我把小贝哄睡着出去看时,鲁尼脸上仍挂着泪水,我忍不住嘀咕了鲁先生一句:“什么大事,也值得你这么生气?”然后安慰了鲁尼好久,才让他平静下来去洗澡。
本来约好了那天晚上是跟爸爸一起睡,可是发生了这么不愉快的事,鲁尼还是去跟阿姨睡了。
我把鲁先生叫到房间,促膝长谈了一番。
我说:“今天晚上,你真是有点过分了,鲁尼刚得到了这些实验材料,很兴奋,你却因为这点小事破坏了他的心情,那些粉末洒出来了又有什么关系呢?到底是地板干净重要还是保护儿子的好心情和好奇心重要?“
“我是想让他养成收拾东西的习惯!”鲁先生不服气地说。
“可是,你这样的态度他愿意听吗?你想过没有,为什么鲁尼总是不愿意和你睡?就是因为你总是纠着这些小事不放,总喜欢发脾气,你陪伴他的时间本来就少,还总是这样的态度,好了,本来说好了今天跟你睡,现在又被你搞砸了。你现在要关注的不应该是这些小事,你最重要的是要想尽办法跟儿子建立亲密关系,只有关系好了,他才愿意听你的啊。”
我这么说是有根据的。
鲁先生上班地方远,又要经常加班,所以每天早出晚归,陪伴孩子的时间特别少,而鲁先生这个人比较严肃又重规矩,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总是喜欢揪住孩子的小毛病不放,比如孩子吃饭时没有坐好,玩了玩具没有及时收拾等,他看到了就忍不住发火,因此总是跟鲁尼发生冲突,尤其现在鲁尼大了,懂得据理力争之后,两人的战火更是常年不断。
书上都说,作为男孩子,六岁以后要跟父亲多接触,可是鲁先生这样的态度,却让鲁尼对他越来越疏远。
本来这是他们父子俩的事,我不该干涉,可是作为旁观者,我却清楚地看到这种互动模式的问题所在,终于忍不住指出来。
因为关系破坏而导致孩子无法管教,对此我是有切身体会的。
寒假的那段时间里,因为妈妈走了,我不仅要做饭做家务,还要管两个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玩和学习,又忙又累,状态极差,经常跟鲁尼发生冲突,我跟他的关系也史无前例地跌倒了冰点。
那时,无论我说什么,鲁尼都要跟我对着干,我也越来越看不惯鲁尼,只要他稍微有点磨蹭、拖延或是懒散,我就忍不住要说他,越是如此,他就越变本加厉地磨蹭、拖延或懒散。
我陷入极度焦虑和挫败中。
所谓不愤不启、不启不发,正是这一场亲子大战,让我思考对我和孩子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那就是——亲子关系。
公众号的写作、家务活、孩子一时的调皮闯祸和不良习惯,都不重要,在与孩子关系最剑拔弩张的那段时期,这些都可以放下,都可以忽视,我要做的是——不惜一切代价重新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于是,我不再熬夜写文章,每晚陪着孩子一起入睡,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最佳的状态,推掉一切商务合作,放下不着急的家务活,全身心地投入到陪伴孩子中。
鲁尼想要做手工,我就把弟弟奶睡,然后迅速爬起来帮他找材料;鲁尼想要出去骑自行车,我就用背带把弟弟背在身后,扫了一辆摩拜陪他一起骑到公园绿道;鲁尼想要看书,我就把弟弟抱在怀里,给他们兄弟俩一起读绘本;鲁尼想要去找朋友玩,我就立即带他去;鲁尼想吃零食,我便马上下楼买……
这些都是我以前经常跟鲁尼做的事啊,可是,去年我却因照顾弟弟、打理公众号而总是借口说累拒绝了鲁尼。
曾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鲁尼,去年却一次又一次被妈妈拒绝,可想而知他心里该是多么失落和愤怒,再加上他的年龄渐长,叛逆也就不可避免了。
当我放下一切,带着无限的耐心和柔情,尽量满足他的各种要求,专心陪伴他时,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乱发脾气,凡事好商量,配合度噌噌噌地上升。他好像又回到了懂事体贴的五岁。
同时,我的内心也得到了平静和快乐,不再苛求他,对他有要求或是不满也能平心静气地提出来。
我们之间的关系进入了良性循环。
前段时间,有位同学的妈妈也遭遇了跟我同样的困境,六岁的女儿天天跟她对抗,钢琴课已经停了好久没去上了,她非常焦虑,可是却拿女儿没有办法,好几次都把女儿拖到门口了,可是女儿却像疯了一般,使出浑身力气,死死抓住门把,最后她终于忍不住狠狠打了女儿一顿,当时女儿满含泪水而且充满恨意的目光,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让她久久难以忘怀。
我跟她说,孩子实在不想上钢琴课就先停一段时间吧,现在最重要的是重建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当孩子心情愉悦时,教育才有可能发生,否则一切都是对牛弹琴。
亲子咨询师杨杰老师曾说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位妈妈向她咨询,孩子总是磨蹭、畏难、厌学怎么办?详细了解了她和孩子平时的互动模式后,杨杰老师并未给出正面的解决办法,而是建议妈妈停掉了原来她给孩子额外布置的作业,减少催促,控制情绪,同时增加有意思的互动,给孩子讲笑话,陪孩子玩一些小游戏。
过了一段时间,孩子竟然开始主动写作业,期末考试后,班主任特激动地给妈妈打电话,说孩子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进入了前五名,老师觉得非常不可思议。妈妈很吃惊地说:“咦,我都还没发力,他怎么就好了呢?”
这就是重新与孩子建立联结的好处,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孩子天生就有向好的愿望,亲子关系好了,孩子的心情放松了,妈妈也不再焦虑了,孩子磨蹭、厌学的问题自然好了。
相反,如果我们只紧盯着孩子的这些毛病,企图尽快纠正他,天天跟孩子进行拉锯战,孩子每天都在想着如何与你对抗,怎么可能安静下来学习呢?
当孩子在你的眼里全是问题全是毛病时,你应该警惕你们之间的关系是否出现了问题,这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去纠正孩子,而是要想尽办法与孩子搞好关系。
英国最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之一王尔德曾经说过:“使孩子品行好的最好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点上,都显得出奇的吝啬。”
我以我的亲身经历劝告所有与孩子交战中的父母们,收起你们的严肃和吝啬,给孩子多点宽容和宠爱吧!
孩子年龄越小,关系越容易恢复,不要等到孩子青春期时,开始向网络、身边的朋友和社会上的人寻求支持和帮助时,我们才懊悔没能成为孩子最信任最可依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