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老师的《当我遇到一个人》是UP读书会第八期重点分享的一本关于母婴关系的书,当时听完子木的分享,就想着有时间把这本书买来看看。年前趁着放假的空隙看完了这本书,果真深深地被触动。翻开李雪老师的这本书,扉页上“爱,是『如他所是』,非『如我所愿』”这句话赫然入目,对待我们的孩子,不要想着如何改变他,而是如他所是地爱他。看见孩子的真实存在,看见孩子本身,而不要只看见我们头脑中想象出来的「正确」的孩子的模样。
亲密,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
当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与信任降临到家庭中,他最渴望的是被看见——被父母看见真实的自己,而不是通过一堆想象中正确的数据来评价和矫正自己。婴儿在出生的头两个月里处于「正常自闭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对外界的反应很少,基本上只有吃和睡。此时,婴儿处在「全能自恋」的状态,如果婴儿在生命之初对获得母亲及时回应感到绝望,他未来的人生容易走向两个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对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难以向别人表达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男宅女;另一种是无法忍受,欲求暂时得不到满足,经常歇斯底里、没有界限地索取。
曾经有段时间“哭声免抑法”很受推崇,哭声免疫法就是行为训练法,孩子哭——不理睬,不断强化这个刺激,直到孩子不再哭泣、放弃诉求,把孩子训练成一个安睡宝宝。很多新手妈妈在面对一个爱哭闹难睡觉的孩子时,总有一个声音在内心呐喊:“让他哭吧,哭哭就好了,哭累了就不闹了!”哭声免疫法,到底有没有效果?可以很肯定地说有!但是选择了哭声免抑法,也意味着选择了风险,这个风险就是你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有某些方面的心理问题。虽然他还只是个婴儿,也许妈妈只是掐着时间延迟了5分钟回应,但在他尚未形成逻辑性空间思维能力的婴儿的感觉里,整个世界开始崩塌,他能感觉到没有被“好好爱”、“好好满足”。也许有些人会说,哪有那么严重,哭哭而已嘛,一样能健康长大。这个创伤,或许会伴随他终身。李雪老师在书中也提到很多妈妈反馈“使用了哭声免抑法后,孩子果然‘乖’了很多,可是孩子脸上的快乐越来越少,不爱笑也不爱看人,宁愿自己玩”。所以那么爱孩子的妈妈们,还是离哭声免抑法远一点吧!
还有一种观念,孩子出生就应该独自睡在一个房间,以培养他的独立能力。李雪老师提到「强迫一个婴儿在没有父母呼吸声,没有母亲味道的地方睡觉,是以培养孩子独立能力为由对孩子施加的冷暴力。父母过早地让孩子一个人睡,并不能使他独立,反而会让他产生被遗弃的恐惧感和对亲人的依赖感。」法国心理学家伊莎贝拉·费利奥沙也告诫年轻的父母们,「只有拥有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才能走向独立。」婴儿若在孤独中学会坚强独立,比如过早学会独立入睡、自我安抚,那么他一辈子的生命底色都将孤独灰暗。
延迟满足能力,始于婴儿期的及时满足
心理学研究表明,具有延迟满足能力的人,在社会上更能获得成功。所谓“延迟满足能力",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延缓眼前利益的满足。
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是孩子表达自己需要的时候,父母及时给予回应和肯定,如果能做到就去做,做不到或者做到很困难,也无需勉强,告诉孩子他的需要没错,但目前没有办法满足他。延迟满足能力的形成,父母应该及时回应和满足孩子,越是被及时回应和满足的孩子,长大后越具有延迟满足能力。
学会享受当下的幸福:有父母担心,孩子的需求太容易得到满足,他会不懂得珍惜,得到后也没有努力奋斗的动力。以获取的难易程度来决定珍惜的程度,这是我们成年人已经被异化的头脑想出来的,并非孩子的本性。
放下焦虑,不再评判孩子,以一颗谦卑之心,蹲下来和孩子一起玩耍,尽情享受生命的当下吧!
不干扰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奏
若孩子希望和你交流、共同玩耍,请尽情回应孩子,与他的感受共振,如同协奏曲一般,彼此呼应,幸福感十足。若孩子专注于自己的世界,请给予他自由、不被打扰的空间。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在爱的陪伴下,不打扰就是对专注力最好的培养。
限制,是伪造的爱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儿童、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电游,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应该反思下自己。孩子每个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有匮乏爱的痛苦呐喊。如果内心的某个空洞长期得不到爱的填补,就只能往里面塞酒精、药物、电视、网游等,但永远也填不满。
有些父母不能放任孩子吃糖、看电视,担心吃糖坏牙齿,甚至导致肥胖、糖尿病;电视的参与性不强,看多了不但容易近视,还会降低孩子的智商。李雪老师举了个例子,她一位朋友极度焦虑自己的孩子会近视,严格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还研究医学资料,发现近视和吃糖也有关系,每天都要跟他强调吃糖果对视力的危害,他花费了很多时间精力看管孩子,可孩子还是会偷糖吃,逮着机会就要看电视,在每天"吃糖等于近视,看电视等于近视"的负面催眠下,他的孩子果然高度近视。后来李雪老师劝朋友放弃对孩子的限制,果然孩子一开始疯狂地看电视,朋友强忍着不发作,陪孩子看到凌晨。一个星期后,孩子开始有选择性地看,只看一些制作精良的节目,一个月后,孩子主动和爸爸说"电视其实挺没意思的,就××节目还不错,我们每天看两集吧!"糖果也是,因为供应充足,孩子对糖果的兴趣越来越小,最后只吃少量的高品质糖果。
父母可以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但要避免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去限制孩子。若真心为孩子好,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规则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础上
规则存在的意义在于最大限度地维护每个人的感受。如果要对别人的事情定规则,那就是侵犯别人的自由。
很多家长担心过度的自由会变成溺爱,导致孩子不断侵犯自己的界限。爱本身不存在「过度」的问题,真爱永远不会过多,就像储存再多的金子也不会变成铁块一样。
至于溺爱,那是家长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溺爱是家长在满足自己「内在缺爱的小孩」,并将之投射给孩子,跟孩子真实的需要并没有关系。
我们要真实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让孩子自由选择,成为他自己。别用我们狭隘的恐慌束缚孩子无限的可能。孩子的未来,一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所及。
智力发展,来自体验而非知识
有这样一个故事,小孩A玩过刀子,用刀子切过纸、划过桌子、甚至割伤过手指;小孩B见过刀子,但每次想要碰的时候就会被家长制止“刀子危险,会割伤你,绝对不能玩,知道吗?”被禁止几次后小孩再也不碰刀子了。有一次这两个孩子一起出去玩,不小心被绳子缠住绊倒,小孩A马上在周围寻找类似刀子的尖锐状物体割断绳子,小孩B却只会惊恐地大哭。原因很简单,小孩A体验过刀子带来的感受,智力自然发展;而小孩B只是学习过“刀子会割伤人,不能碰”的知识,没有发展成智力。
所以父母们,请给孩子空间,让他自由感受、体验各种事物,别用我们狭隘的头脑来限制孩子无限的可能。
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
有充足的爱,好习惯自然呈现
得到爱和支持,没有被父母训练过一定要按照“正确行为”生活的孩子,会发展到真正的智慧。只要内心不被外在的要求割裂,美好的品质自然会呈现,而且不会变成教条。所以,若有充足的爱流动,孩子的好习惯也会自然呈现,无须训练。真正美好的品格,是得到充足的爱和允许之后,灵魂自发、自然的选择。
任何顽固的坏习惯都是在呼唤爱
父母无须完美,每个父母都有坏习惯,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有自己的原因,并愿意为此负责,这并不影响和孩子彼此尊重、相爱。所以,行为有缺陷,看法有不同,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给孩子底气——无论如何,爱都存在。
父母的负面投射,创造了孩子的负面现实
投射是有能量的,如果父母坚持不懈地把负面的担心和评判投射给孩子,就等于在给孩子创造一个负面的现实。再好的孩子,也会被父母长期的负面催眠搞砸。
如果担心孩子学习不自觉,父母可以自省:“我曾经厌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痛苦的是我,我的孩子会经由他的体验找到学习的乐趣。”
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
父母在孩子心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孩子长大就会发展出什么样的人际关系,整体上说,我们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
潜意识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能创造现实——你潜意识里相信什么,世界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现实。有时候你感觉到外面充满敌意,其实是你内心的敌意激发了别人的敌意。内心若充满信任和善意,相信自己总是有选择的,社会便会处处与你方便,提供无限的资源和可能性。
担心孩子将来适应社会有困难的父母,你们便是孩子的整个世界,你们现在的一举一动,就是在描绘他未来的世界。
在心理咨询中,常常会发现,人们对好运能否降临到自己头上的预期,几乎就是儿时能否得到父母宠爱的预期。让孩子内心富足并不一定需要父母经济富裕,关键是父母能否不评判孩子的欲求。如果经济受限,父母可以坦诚地告诉孩子:“你的需要我听到了,它很重要,很美好,只是我目前经济条件有限,不能满足你。”很多父母不肯简单地面对真相,而是通过批判孩子的欲求,把内疚和羞耻感转嫁出来,让孩子相信自己的欲求是可耻的。
孩子在不受父母控制的前提下发展出来的,才是真正的自控力,而且是精神内核并不对立分裂的自我控制。而在父母控制下发展出来的“自控力”,其实是内心的恐惧和制约。
现实社会是温暖还是残酷,不取决于社会本身,而取决于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亲子关系的真相创造了世界的相信。我们不用抱怨社会,父母的自我成长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不同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关系模式。多少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却无话可谈?父母和孩子建立怎样的沟通模式,孩子在未来就会重复怎样的关系模式。
不同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共振互动型——这样幸运的孩子比较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共鸣,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存在感十足。
以母亲为中心型——这会导致婴儿形成一种「假自我」,主动压抑自我,学会一套取悦别人的方法。
无关反应型——若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五官反应,甚至是漠然的反应,就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支离破碎,用莱茵的话说就是「存在性焦虑」。
情感逆转型——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反人类情感。反人类情感的人,因为自己对获得爱和美好已经绝望,所以一旦看到别人心中升起爱、兴趣和希望,就会冲上去扼杀,把美好的气氛逆转为阴暗、绝望的气息一起拖进坟墓。
爱孩子,就是疗愈自己。
不评判,只确认感受
当孩子悲伤、哭泣、愤怒时,我们容易把孩子的情绪评判为“不好的”,然后出于自己的焦虑,希望自己赶快停止。比如拿玩具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甚至喝止、威胁孩子。这样做也许会有效,但孩子的能量被阻塞,能量长期阻塞会形成心理疾病甚至生理疾病。孩子有情绪时,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试图解决对方的情绪,父母最好的做法是不打扰,如果孩子需要,就在旁边安静地陪伴。
如果孩子的情感流动被卡动,比如压抑自己、小声抽泣,是因为之前受到过太多打扰,已经不敢相信自己的感受是被允许的。这时候,父母要给予确认和鼓励:”妈妈看到你很难过,很想哭,哭泣也很好。”
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诚实
诚实的父母是自我觉察的父母,有自我觉察的人会不断成长变化,伤害孩子的事情会越来越少,与孩子彼此的理解和接纳会越来越多。
有的父母把各种冲突都说成孩子的错,告诉孩子“你不应该提这种要求,不应该有这种感受”,禁止孩子表达情绪,造成孩子意识和潜意识的分裂,这才是形成心理创伤的基础。
所以诚实的父母不扭曲孩子的感受,不扭曲就不会分裂,就会自然疗愈。
拒绝,不等于伤害
孩子提要求和拒绝都很直接简单,“我想要这个”、“我不干,不要”,不会讲一堆地道理来证明自己的要求是多么合理,拒绝时也不会找很多理由。
拒绝不等于伤害。拒绝本身不会让孩子受伤,让孩子受伤的事附带的评判。没有评判的拒绝,爱依然可以流动。
父母不是神,总会有无法满足孩子的时候,但这会让父母内疚,尤其是自我价值感低的父母,于是在拒绝时总要附加一堆道理,以证明自己的拒绝合情合理。这样虽然避免了内疚,却让孩子体验到了“被拒绝等于我是错的”,真正让他痛苦的不是事情本身没有达成,而是被评判为“错误的”,“不讲道理的我不值得被爱”。
如果父母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其实非常好协商,比和大人协商容易得多,“最不讲道理”的孩子往往有一颗最讲道理的心。
妈妈对孩子的情感给予充实的理解和尊重,虽然拒绝了事情本身,但并没有拒绝母子之间爱的流动,这样孩子即使不能立刻达成心愿,但能感觉到“妈妈仍然爱我”,同时学习到了平衡协商的艺术。
不带评判地拒绝,没有委屈地付出,爱的流动如此之美。
孩子之间的冲突不会引发创伤,但父母的干预会
冲突是生命历程中必然的体验之一,是孩子生命张力的体现。如果父母制止和评判,就会让冲突真正变成阻碍成长的坏事。
有时候,孩子的各种生命状态难免让父母已经充满制约的头脑焦虑不安,父母若能自己去面对那份不安,不干预、不评价孩子,可能一抬头孩子已经转换到其他状态了。孩子本无事,父母自扰之。
不改变,才是真正的陪伴
幸福的关键不在于陪伴时间的多少,而在于陪伴质量的高低。当我们完全不想改变对方时,才可能真正陪伴对方。真正的陪伴是关注,但不打扰。
通过觉知培养陪伴的品质
觉知头脑中的妄想,这是第一步。当我们看到对方的问题状态,忍不住要去提醒,教育对方的时候,先让自己停下来——从头脑的冲动回到身体感受,先放松再去觉知:“我为什么要提醒、教育对方?到底是为了对方好,还是捍卫我自己认为的正确?对方真的需要我的教育吗?我这一刻有没有评判,觉得对方做的不够好、应该改变?
第二步就是真正的共情。试着把自己想象成对方,和对方一样的身体姿态,一样的表情等,试着去感受对方现在的感受。
第三步,去和对方交谈。交谈的核心是理解对方的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反馈给对方。注意,如果反馈的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自己的想法,那么最好加上一个前提,说明想法只是头脑中的假设,不一定等于对方
没有界限,只因缺乏爱的能力
没有界限,不是因为无私;没有界限,哪怕是付出,也是自私的行为。
在与孩子的关系中,父母能否保持界限,直接决定孩子未来的物质和精神世界能否丰盛。父母每一次的“为孩子好”的控制,都是在削减孩子的自由创造力,消耗孩子的生命活力。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1岁前的婴儿,处于“不分你我”的共生期,好像依然在母亲的子宫里一样,和母亲一体,需要母亲大量的亲密回应、及时抚慰。然后,婴儿的内心开始分化,形成个体化的自我,拥有自我界限。
人都渴望爱的流动,好心自然会有好心,如果没有好报,说明那并不是真的好心,只是没有界限地控制,是想要控制别人按照“我认为的正确道理”生活,当然会遭到别人的反抗,真正的好心,是尊重每个人的不同,尊重别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只有当别人希望听取我们的意见时,我们才真诚地分享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好心,必然会得到善意的反馈。
温柔而坚定地反控制
真正的反控制,是既不屈服也不对抗的态度,是温和而坚定地做自己。反控制不仅能保护孩子,对父母也同样有着神奇的疗愈效果。
家庭秩序不可错位
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要分开,孩子只需要做孩子,大人处理大人的麻烦。如果孩子为父母感到担心,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大人之间的事情自己会处理,请你放心。”这样,孩子会有踏实的安全感,能够专心发展自己,同时学习到父母自我负责的态度。父母关系亲密,儿女自然得自由。
觉察是起点,也是终点。全然的觉察后,你会发现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一切如实如是,做任何选择都很好,这就是自由。
孩子,不必为父母的错买单
结婚,是父母的选择;生养孩子,也是父母的选择。没有孩子,父母一样会吵架,一样会变老。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的选择,孩子无须为父母的选择承担后果。
经常有妈妈抱怨孩子,“都是为了你,我才放弃了工作,不得不忍受不幸的婚姻”等,所以“你要听我的话,这样才对得起我”。孩子要知道:婚姻,是妈妈自己的选择,生养你,也是妈妈的选择,放弃工作,更是她自己的选择。
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流动
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若父母没有觉知,把匮乏感和愧疚感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未来跟金钱的关系也将沉重而艰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众人皆知,人类在一个需求层次上得到满足后,自然会向更高层次进阶,这是再自然不过的常识了。为什么到了孩子身上,有些人竟生出「越满足,越沉溺,越疯狂要求」的妄想,并以此妄想为理论依据,经常跟孩子的需求较劲,见不得孩子顺畅开心呢?孩子需要什么,就是需要什么,这个需要可能在父母眼里根本不必要,但在孩子心里,那就是他想要的。
有人说得好,如果我能吃2块巧克力,而你愿意给我10块,那么剩下的8块都在说「我爱你」。父母无论贫穷都可以向孩子传递: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拥有一切最好的东西。那么孩子未来自然会物质丰盛,而且不执着于奢靡。
童年的匮乏影响孩子一生,父母若对金钱没有匮乏感,在能力范围内全然满足孩子,孩子未来和金钱的关系自然轻松丰盛。保护孩子的潜意识不被写入限制性信念,他未来的发展就不会受制约。
有人问,是不是要百分百满足孩子的欲望?满足还是不满足孩子的欲望,取决于父母的能力和意愿。有能力也愿意满足,那就轻松愉快地尽情满足,多多益善;没有能力或者不愿意满足,那就直言相告:“我暂时没有能力满足你”或者“我就是舍不得花钱”。父母若困在匮乏感的牢笼里没有也没关系,舍不得的时候可以诚实告诉孩子:“这次去超市,我只愿意给你花100块钱,这是妈妈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你只配得100块。” 不是自己配不上,将来仍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丰富的物质生活。这就是界限。父母诚实地遵守界限,可以保护孩子的潜意识,不被写入限制性信念,他未来的发展也一样能不受制约。
认为自己值得,财富就会追随你
一个人能拥有多少财富,取决于他的潜意识认为自己配得上多少财富。请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而是与他分享工作并获取金钱的乐趣;请不要再唠叨“珍惜,不要浪费”,而是告诉孩子“你值得拥有富足美好的生活”;请不要再向孩子倒苦水“养家多么不容易”,而是讲述你为这个家庭奋斗的自豪和满足。为了孩子将来物质和精神的丰盛,请父母收起自己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传递给下一代。
王尔德说:「使孩子品行好的最佳方法就是使他们愉快。」
丰盛而不用力的人生
给孩子怎样的教育最好?就是无为,无为是最好的“为”。不给他任何信念,任由他全然自由地发展,他就会拥有最丰盛的人生。
给孩子丰盛的人生,下面几条就够了:
听见孩子的欲求
如果你给予的,是你想要给孩子的,而不是孩子自己想要的,那么付出再多,牺牲再多也没有用。
及时回应
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给他创造了“好东西都是要等的,不能痛快得到”的信念,那么他成年后,在工作中也会不停地创造这种等待:该给员工发的奖金,要等一等;该收的账,总是碰到“老板不在,出差回来再给你结”的事情。
诚实回应
父母不需要完美,能力上不能满足孩子或者心里不愿满足孩子,这都很正常,但需要诚实。如果父母是诚实的,孩子得不到满足,顶多有些遗憾,但不会形成心里创伤——真相永远不伤害任何人。
当你能够有条件创造满足,就去满足。比如孩子玩一个玩具很开心,用渴望的眼神看着你,想跟你分享这个喜悦:“妈妈,你快看!”这是多么美的能量流动,只要你现在面对的不是什么性命攸关的事情,那么就在当下去回应这个能量,去创造、享受。
无条件给予
父母富不富有不重要,孩子的欲求都很单纯。富足,不取决于东西值多少钱,而取决于你给的时候,能量是不是富足、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