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款叫「秘密」的APP一上线,就在朋友圈里蔓延开了,无数让人瞪目结舌的秘密躺在那里。
比较常见的有「今天终于被男朋友推倒了!你知道勾引一块木头有多难吗?你造吗?你造吗?」,「果然是30如狼40如虎,老娘现在也满脑袋惦记这件事了,不过话说回来,今天那个快递小哥还是蛮帅滴哦。」,「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喜欢在床上撮脚皮啊?」。
「秘密」之所以那么有市场,最本质地,还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秘密。传播学研究人员就表示,几乎每个人(超过95%的人)都有关于自己的一件事或一点信息瞒着别人(专家说,还有5%的人说自己没有,那可能是在说谎)。
他们一直在纠结的是,是否要把秘密告诉别人,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告诉别人。
一般人们的秘密涉及的话题要么是自己认为不体面,要么以为别人会觉得不体面
有关私人秘密的问题,在心理咨询的工作中,我也曾收到了不少来访者的回复,涉及未成年少女怀孕、20多年的婚外情、色情成瘾、性虐待等话题。他们的秘密涉及的话题要么是自己认为不体面,要么以为别人会觉得不体面。
他们为自己列出一大堆细碎的行为规则,规定哪些行为是美好的、值得称赞的、可以公开的,另外哪些是必须偷偷摸摸甚至完全禁止的。为了保持大家眼前的世界大体上美好,他们共同约定把一些不够美好的个人行为隐藏起来,哪怕它们本身都实属自然。
对此,有句话说得很明白——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我们都不是我们自己,而是自己的形象大使。但是,那些被他们关押在私人空间中的秘密行为常常不甘心,总是会在莫名的时刻跳出来提醒他们:「别装了亲,你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高雅!」
所以,下意识地,他们都会对发生在其他人身上那些丑陋的、阴暗的、不适宜公开的事情感兴趣,为的是寻找一份现实的证据,以证明不只他们自己不够美好,大家其实都是一样的。
如若秘密的主人还是他们每天见面的亲友邻里,这种阳光之下人与人之间的共通性,方便了他们在相互鄙视的同时相互安抚慰藉。
有研究显示,当我们有秘密并且反复想的时候,就会形成压力,身体就会不舒服
爱荷华大学研究秘密的传播学教授塔玛拉·阿菲菲说:「当我们有秘密并且反复想的时候,就会形成压力,身体就会不舒服。要让身体回到健康的状态,我们就需要把秘密公开或者不要让自己再纠结于这个秘密。」也就是说,所有的秘密都渴望自己不再是个秘密。
在童话《长了驴耳朵的国王》中,国王为了不被国人耻笑,每个月都把发现这个秘密的理发师杀掉,直到一个聪明的理发师谎称「我什么都没有看见」才保住了一条小命。但保守秘密实在不容易,理发师最终忍不住还是把它讲给了森林里的一个树洞听。
结果是,每当人们路过那棵大树,都会忍不住摘下一片树叶吹哨子,而吹出来的歌曲就是「国王长了驴耳朵……」。于是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这件事,国王一怒之下,把每天顶在头上的帽子摘下来,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看,那个神奇的树洞虽然出卖了国王的秘密,但实际上也的确拯救了他——终有一天,人们会淡忘这个新闻,国王可以从此不必再费心遮掩自己的驴耳朵了。要知道,等待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到来的惩罚常常更加折磨我们脆弱的灵魂。
这就像摔碎花瓶的孩子都害怕被爸爸发现打屁股,可是等到爸爸的这顿屁股结结实实地打完,也就不必继续在无边的忐忑中焦灼等待了。对于触犯了禁忌的人来说,接受惩罚虽然痛苦,却也意味着整件事情的最终了结。
在暴露心中的秘密时,大家是怎么做的?研究发现,透露秘密的方式通常有五种
当然,除了呼唤惩罚(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惩罚),主动暴露自己的秘密,背后还有一个普遍的心愿,那就是试探周围人的态度,看看是否「就算我的这个秘密有朝一日被公开,我也会得到大家的原谅、宽恕和接纳,而不是众人的批评、蔑视和疏离」?我们都想确认自己不会被抛弃。
不过,如果公开秘密会伤害到别人,不会有任何益处,那么就不应该公开。比如几十年前有过的婚外情,既然已经过去很久了,而且现在婚姻很幸福,那还是守口如瓶吧。
那么,在暴露心中的秘密时,大家都是怎么做的呢?阿菲菲博士说,人们透露秘密的方式通常有五种。
(1)当我们认为对方会是消极的反应时,我们更有可能会间接地暗示,比如通过第三方转达。
(2)我们可能会提前彩排,或者背地里希望秘密会泄露出去。
(3)有时我们会循序渐进地告诉对方,一开始只说出一部分以判断对方的反应。我们可能会假设某种情形,比如「如果发生这种事……你会怎么想」,或者假装秘密是别人的,比如「我的同事约翰有一个秘密……」。
(4)有时我们会生气,等到气头上将秘密脱口而出,阿菲菲博士称之为「将计就计」战略。
(5)还有就是最直接的方法:平静地说出来。
有研究者指出,在暴露心中的秘密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向对方解释为何要告诉他们这个秘密,比如「我告诉你这个秘密是因为我在乎我们的关系」,或者「我相信你会为我保密」。
在他看来,解释我们的动机「有助于减少说出秘密可能带来的压力、不确定感和焦虑」。
写在后面:
最后想说,在决定暴露心中的秘密时,你有必要花一点时间检查你的动机是不是出于私心。如果你有想卸掉心理包袱的欲望,那并不是给别人造成痛苦的足够好的理由。(部分资料来源于:《华尔街日报》和《心理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