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健身,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自我投资。高考,对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是追求自我价值的一次考量。在告别“学而优则仕”的单一价值观后,关于读书关于高考关于未来关于选择,我们又该如何取舍?
美国人Stephen P. Robbins的《做出好决定:理性掌控工作与生活》并非葵花宝典,正如书中序言所说,
“尽管做出正确的决定很重要,但是在一生中我们很少有人受过相关的正规培训。”
《做出好决定》正是填补我们已有教育的空白,对于正经历高考这个极具中国特色遴选的学生和家长和正跋涉在自我探索和管理过程中职场人士来说,这本书给出了一剂良药。
高考志愿几乎是每一个孩子能够参与的第一个人生重大决定,在这样的机遇与责任面前,如何能够理性且又尊重自我的选择未来的学校和专业,不是一个公式就能推导出来的。Stephen的《做出好决定》内容简单凝练,通过12条针对性建议指导我们在做决定时如何规避人性弱点带来的潜在隐患。
高考结束8年之后,回顾高考后的一系列选择带给自己以及身边同学朋友改变,内心暗暗叹服Stephen的洞若观火。正如他在书中总结出的人们做决定时容易落入的17个心理陷阱,后高考时期的决定就占据着其中5个潜藏危机
过度自信
正所谓“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最终导致灾难的并不是我们不知道的事,而是我们所知道的事并非我们所想的那样。高考制度的改革,已经规避了当年的考后估分报志愿,而在查询成绩后选择学校与专业依然需要在自己的成绩与分数线和志愿扎堆儿之间博弈。对于超出现有知识储备范围的事情过度自信,那么所得决定的成败就变成了概率事件而不是决策质量的问题。
熟悉度偏见
互联网的深入影响,带给我们最大的改变就是知识壁垒的打破。曾经陌生的遥不可及的专业领域,现在只需要上网搜索,从基本的百科答案都能得到普遍性疑问的解释。对于高考后的选择来说,这样的技术进步给人们带来的最大误区是,许多专业从名称上来看都很熟悉,但很多人不知道对于越来越细致的学科分类,网上搜索的结果又有太多盲区。
就拿我最熟悉的电类专业来说,本科时隔壁宿舍的女生因为父母为供电系统职工,报志愿时就计划四年之后能够回家进入供电系统工作,一家人提前打听,准备工作做好后都知道要选择工科中电气类专业。可在报志愿时,结合分数、学校类别和专业,在我们学校她的分数并不够报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家人退而求其次觉得自动化专业也一样。一个简单的名称省略,导致两年后女孩儿不得不重新转专业,因为入学后她的父母得知,单位子弟想要回家工作本科专业必须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即时满足偏差/代表性偏差
对于高考志愿选择,考虑到学校档次、孩子兴趣、未来就业甚至专业的男女比例,一家人讨论到最后,往往变成无法妥协先选一个再说。这个过程中最容易放弃的就是专业兴趣,选择大家都说好的专业看起来最保险最高效,立刻能够收获胜利的满足感,实际上,只是将问题留给以后。
与复杂的志愿甄选不同,另一类志愿是随大流填出来的。什么学校好,什么专业最热,就选什么专业。这样不仅滑档率高,更可怕的是,对于不喜欢不擅长专业的学习很可能变成服刑般的煎熬。
理解沉没成本
入学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专业,很大部分的学生是不会反抗的,反正现在的本科教育不管质量如何四年之后大家都会毕业。而这四年时间,就是付出的沉没成本。
《做出好决定》在为我们展现了丰富的失败决策案例后,提出了提高挈领、简单明了并且易于实践决策建议
任何决定都不是静止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做出好决定》不会提供给我们选择的固定公式,它教给我们的是比公式更灵巧的字母与符号元素,掌握这些基本法则,剩下的就是在岁月时光中不断雕琢的技艺,无他,唯手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