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还朝廷
1085年,宋神宗驾崩,太子赵煦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把司马光召回,把那些曾经被王安石排斥的人召回朝廷,太后让司马光组阁,苏东坡重新被启用。
短短17个月,苏东坡从一个犯官,连跃六级,一路直升到三品大员(礼部尚书)。
这看起来是一个很光辉的前程,但实际上,他回到朝廷之后,重新陷入一种,仍然要跟掌权人对着干的状态。
司马光担任宰相后,对王安石的变法全盘否定,哪怕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新法也要废除。苏东坡对此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他提出“校量利害,参用所长”。这个意思就是实事求是,这个法对老百姓真的有好处,或者好处比较大,就用它,一切的原则就是是否有利于老百姓的生活。
不追随,不盲从,坚持实事求是,这是苏东坡的为政原则。
1087年,北宋取得了对西夏吐蕃作战的胜利,百官称贺,并主张借机义和。苏东坡却提出“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这是他多年执政、治理国家的经验之谈。
苏东坡在家饭后喜欢拍着肚皮来回走动,这是他独特的养生之法。有一天,他突然指着自己的肚皮问身边的人:“你们且说此中藏有何物?”有的人说满腹经纶,有的人说满肚子的学问,都不和苏轼的胃口;这时朝云出来说:“你肚皮里装的是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不合时宜、不趋炎附势的苏东坡,受到政敌的攻击,担忧重蹈乌台诗案的覆辙,苏东坡再三要求离开朝廷,去往地方任职。
1089年,朝廷批准苏东坡出任杭州太守。
18年前,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写下《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苏东坡与佛印禅师“八分吹不动”的故事
苏东坡是一个天真烂漫的政治家,佛印禅师对此看得很透侧。
有一天,苏东坡觉得自己修禅有很大的进步,于是提笔赋诗一首,派遣书童送到佛印手中,他写了一个内心世界体会的短诗,意思就是我意志坚定,八方风来吹,都不会动摇我的内心,所以我端坐在紫莲上。
佛印接到苏东坡的短诗,只评价“放屁放屁”。
苏东坡气坏了,乘船过江找佛印理论。没想到佛印早就在江边等待了,他看到苏东坡就哈哈大笑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苏东坡立刻意识到,他的内心并不像自己诗里写的那样笃定。
这种了悟,悟了道,不是那种端坐不动的有个姿态,悟了道,还是得回到惯常里去,该吃吃该睡睡。
这是禅宗回到人间的一种基本的价值取向。
苏东坡的精神世界:既与现实相纠缠,又不失宗教的宁静与超脱。他的内心,可豪迈、可深情、可喜气、可忧伤,但那底色终究还是儒家的,是救世济民。
3、千年遗爱
黄冈的遗爱湖,它的由来与苏东坡息息相关,当时的黄州太守徐君猷,隔段时间就会与苏东坡相约安国寺的遗爱亭,谈古论今,诗酒相酬。
后来徐君猷调离黄州区湖南任职,苏东坡就把他们经常相聚的竹间亭改名为遗爱亭,并作《遗爱庭记》,赞美徐太守的功德。
消失千年的遗爱亭也在遗爱湖得以重建。
苏东坡贬谪黄州期间,由于贫困,当地很多家庭有了孩子但是养育不起,所以就把孩子杀死了。苏东坡听闻很痛心,他写信给当地官员,请求官府的力量革除这种坏风气。他还号召热心公益的人,组成育儿会,动员当地富户加入,每户每年捐款一万钱,用于养育婴儿的经费,他自发地拿出十千文钱来(相当于他两个月的生活费)。由于他的带头,在黄州救了100多小孩。
无论当多么小的官,苏东坡都不会丧失内心的温暖,他灭蝗、抗洪、救孤儿,能力所能及的事,他从未错过。
有一天,苏东坡好友巢谷从四川来到黄州来看他,巢谷跟苏东坡说他有一种圣散子可以治疟疾,但是它不传人,连自己的子孙都不传。
苏东坡想要这个圣散子,巢谷要他指着江水发誓不传给别人,苏东坡做了。
不久,一场瘟疫突然来袭,成百上千民众死去。此时,苏东坡意识到,自己手中握着的就是救世良方。面对汹涌的死亡,苏东坡做不到信守诺言,最终他献出了这个秘方。
苏东坡用这个圣散子秘方,救活了黄州百姓不计其数。他笑称:“我背叛了我的老朋友巢谷,但是我心里无愧。”
1089年,杭州也爆发一场瘟疫,苏东坡再次献出圣散子秘方,拯救百姓无数。一个药方只是杯水车薪,苏东坡决定创立一所医院,请来懂得医道的僧人,建立奖励制度:三年内治愈千人的僧医,官府将奏请朝廷赐予他们紫衣以资奖励,后来这所病坊转移到西湖边上,取名为“安济坊”。
4、疏浚西湖
黄州赤壁上,让苏东坡看到功名的虚无,所以在政治上,他更加务实。
在杭州任职期间,苏东坡最有名的政绩就是治理西湖。
西湖是杭州人的水源地,苏东坡刚到杭州,西湖之前一直没有人整修,西湖里长了大量的水草,淤泥很多,三分之一的湖面没有了,只剩下陆地。
他向朝廷上了一个奏疏:如果这十年不疏浚西湖,西湖就完了。
为了疏浚西湖,苏东坡通过各方渠道筹措经费,缺的部分就像朝廷申请。
宋代,财政归中央,转运使拿走了,地方只留点办公费用。苏轼向朝廷要政策,比如向朝廷要200个度牒指标(就是出家人的人数),有人要出家,你得交钱。苏东坡拿这个钱去换治理西湖的经费。
疏浚西湖钱款解决了,新的问题又来了,那就是大量的淤泥怎么处理?
苏东坡废物利用,让人把这些淤泥挖出来筑成一道堤坝,然后种上树。
堤上芙蓉杨柳、小桥亭阁,构成西湖十景中的“苏堤春晓”。
为了让水草不在滋生,苏东坡享乐办法,将岸边的湖面租给农民种植菱角,民众顺便就把杂草处理了,老百姓有收入了,这是一举几得的好事。
苏东坡在西湖中建了三个石塔,严禁民众在这个区域内种植菱角,这个石塔后面演变为西湖的“三潭映月”美景。
这民生工程带来的成就感丝毫不亚于他的文学成果。
世界报评选1001~2000年十大英雄,苏东坡是亚洲唯一入选的人。
他温情地注视着人世间,把自视甚高的理想主义,置换为温暖的人间情怀,这也许为什么千年后,一提到苏东坡,总会引起人们亲切敬佩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