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的时间读完了雨果的这部宏篇巨制《悲惨世界》。
这部小说叙述了冉阿让跌宕起伏的一生。冉阿让本是一个修理树枝的工人,靠微薄的薪水照顾姐姐还有两个侄儿。一次,因为家里实在是穷的揭不开锅了,就砸烂面包店的玻璃偷了两块面包,被法律判为抢劫罪,后又因越狱累计做了19年苦役犯。
出狱后米里哀主教收留他住宿一夜,冉阿让却偷走主教的银器。后又被警察抓住至主教前,主教却饶恕了他,并把剩下的银器送给了他。冉阿让受到震撼与感化,从此改过自新,成为了一个善良的人。
他靠自己的努力赚得财富,成为市长马德兰,救济穷人。后被警探沙威识破,在尚马秋被当作冉阿让判罪时,冉阿让放弃了市长职位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冉阿让逃出监狱,救助了在客栈受到虐待的孤儿珂赛特。在街垒战斗时又救了负伤的珂赛特的爱人马吕斯。在珂赛特与马吕斯结婚后,冉阿让再一次选择了良心,向马吕斯坦白了自己的身份。
冉阿让是一位光辉伟大的底层劳动人民。冉阿让的命运实在悲惨,只因偷了两块面包,就整整做了十九年的苦役犯。
十九年暗无天日的牢狱之灾改变了他的容颜,他的性格,他的人生。
那个时期法国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冉阿让悲剧的重要原因,严酷的法律封死了本该留给犯错的人向善的机会。一次犯罪就把像冉阿让这样的人彻底打入地底。
悲剧发生的那个时期正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也许是资产阶级法典里还残留着中世纪黑暗的墨迹。一方面刑法严酷,一方面贫富差距巨大,导致社会底层人民苦难深重。
芳汀是书中另一位苦难的底层人物。她受浪荡子弟诱骗怀孕,又惨遭遗弃。只好把女儿珂赛特寄放在客栈老板德纳第家,自己回家乡打工寄钱抚养孩子。可是德纳第夫妇是一对恶棍。珂赛特在他们家受尽了虐待,他们不把她当人看,让珂赛特小小年纪就给他们做工。同时还扣留芳汀打工的血汗钱,威胁芳汀如果不寄钱就把珂赛特赶出去。芳汀在无可奈何之下卖了自己的牙齿,金发,成为了妓女。
芳汀出场时,“黄金长在头上,珍珠含在嘴里”,最后被恶棍德纳第夫妇压迫成为了一个丑八怪。
读这段尤其让人义愤填膺,德纳第夫妇实在是太坏,恨得让人想钻进书里,把这二人痛扁一顿。
不过这段也让我感觉到了雨果塑造人物的功力。德纳第这个人被塑造的很成功。他跟人谈判总是云里雾里地绕,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他丑恶的嘴脸。遗憾的是雨果没给这个恶棍该有的结局,而是马吕斯给了他两万法郎,让他逍遥法外。其实我很搞不懂马吕斯的这一步操作。虽然他这么做是为了报恩,可是把钱给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去做坏事难道不是助纣为虐吗?
马吕斯是另一个主要人物。他是一名上校的儿子,他父亲跟随拿破仑征战四方,立下战功,是一名共和派。而他的外祖父却是保王派,从小外祖父隐瞒他父亲真相,马吕斯后来了解了他父亲,思想也开始转变,跟外祖父闹翻,成为了一名拥护拿破仑的半共和派。
说他是半共和派是因为他对共和派的拥护是建立在对父亲的崇拜和对拿破仑的崇拜当中的。并不完全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主张。
从书中看他去参加街垒战斗前几天还在沉溺在与珂赛特的恋情中。由于听说珂赛特要被带出国,并且约会等不到珂赛特,他就绝望了,被爱波尼稀里糊涂地叫去参加战斗。
所以,马吕斯这样的半共和派都可以参加战斗足见1832年街垒战斗的那些青年们的准备不充分,时机不成熟。他们的本意虽是好的,可是却一没有像样的理论纲领,二没有灵活的战术,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理念太抽象,没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他们失败了。
其实那时候还处于资产阶级革命的年代,已经能够看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苗头但还很不清晰。可怜这群学生青年,他们没能看到他们革命的真正目标应该是私有制。
私有制和自由民主好像是一对矛盾。要想自由民主就得承认私有制,但私有制最终会导致贫富差距过大,导致社会不公平。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下有的人生存不下去,就无法“自由民主”。
但是像安灼拉,公白飞等青年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为了他们的祖国能够走向光辉灿烂而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还是值得赞扬的。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真正舍己为人。人类的前进,离不开像他们这样勇敢的的人。
书的最后,冉阿让能在珂赛特,马吕斯的陪伴下平静地离世,也算给了这部《悲惨世界》一点暖色调。这个善良的人一辈子太苦了,应该被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