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到宋,中国由豪族社会进入平民社会。宋朝分为两段北宋和南宋,北宋的历史是和大辽共同度过的。看过《杨家将》可能认为宋辽经常打仗,事实是杨家将抗辽发生在北宋初年,之后直到北宋灭亡,两国基本无战争,保持了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持续百余年的和平。问题的关键在于幽云十六州。
1、说到幽云十六州,汉人常为之捶胸顿足,说这是中原帝国最重要的北部屏障,一旦失去,中原将无险可守,之所以大宋灭亡,正是因为没有收复幽云十六州。
这片土地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北部地区,面积约十万平方公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都在长城以南,其北部差不多是长城和各种崇山峻岭,南部则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因此称为大宋的重要屏障并不为过。
2、当时的中原这边,在唐宋两朝代之间有一段分裂割据的历史,就是五代十国。安史之乱后唐朝内部藩镇割据,大唐天子的话越来越没人听,唐朝末年又有一系列大变乱,帝国终于崩溃。那些割据的藩镇首领都自立为王,但绝大多数都没有称帝,这些小国有十多个,一般称为“十国”。另外当时最大的军阀叫朱温,他本是唐末黄巢起义时起义军的将领,后投降大唐谋得高官,他于公元906年强迫唐朝天子退位,自己登基称帝,建立新的朝代“梁”,史称“后梁”,但没过多久又被人颠覆,建立新的朝代。到宋代之前,共经历了“梁唐晋汉周”共五个短命的朝代,合称五代。历史上将这些朝代前再加个“后”,以区别于历史上正牌的朝代。它一共持续约60年。
3、当时的北方,在公元916年对应中原的后梁这一朝代,北方草原建立了一个王朝叫契丹,后来又改名叫辽,并称帝。称帝这件事很重要,它有非常深远的象征意义,只有自认为是大唐继承人的统治者才会称帝。
4、幽云十六州是在五代中的后晋时落到大辽手里的,涉及后晋皇帝石敬瑭。石敬瑭本是后唐的重臣,被猜忌后于公元936年起兵反叛。为拉拢北方大辽为支持者,他向大辽的皇帝耶律德光许诺:一旦大辽帮自己登基,便可割让幽云十六州,每年向大辽进贡,并认耶律德光为父,自称“儿皇帝”。这样幽云十六州就落到了辽的手中,成了中原汉人心头永远的痛。
5.1、后来经常有人痛斥石敬瑭是个大汉奸,去卖中原北部屏障,让大宋以后无险可守,最终亡国。这把历史过于简单化了,首先石敬瑭本是沙陀部的突厥人,后世称为沙陀人,根本不是汉人,何谈汉奸之说?事实上,五代的梁唐晋汉周,梁是汉人朱温建立的,唐晋汉都是沙陀人建立的,周也是跟随沙托人打天下的汉人郭威建立的,在以后的大宋则是跟随郭威发展起来的,跟沙陀也有渊源。
5.2、其次,对草原民族而言,军人们结成义父义子的关系,草原军事领袖收一大堆义子的事情很常见,这种关系更有利于形成信任关系,有利战场上同心协力。所以“儿皇帝”的身份,在中原人看来是奇耻大辱,但对石敬瑭这个沙陀突厥人来说,并不是很严重的问题。这并不是说这事很光荣,只是说我们需要看到不同文化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理解。
6.1、对大辽而言,幽云十六州太重要了,不是说可更顺畅地入侵中原,实际上宋朝初年之后,大辽再也没有认真考虑过入侵中原的事,是因为它让大辽有能力进行重要的制度创新。
6.2、大辽的财政逻辑变了。幽云十六州面积虽只占到大辽总体疆域的小部分,但其人口却占到了总人口的六成多,从而确保大辽稳定的中央财政,再加上大宋在1004年的澶渊之盟之后,每年向大辽提供岁币,大辽有了稳定的中央财政。
6.3、财政逻辑的变化,让大辽的统治逻辑也发生变化了。大辽成长于草原游牧区,这些契丹人都是采取部落联盟的形式,而幽云十六州在长城以南的农耕区,常住民主要是汉人,依照前面北魏和大唐同时统治草原和中原需采用二元帝国的模式。(而北魏大唐后来又都逐渐放弃了二元性,转为汉化)大辽由此的制度创新在于,放弃了对全面汉化的追求,建立起南北两院制度。南院采用儒家文化治理汉人,主要是幽云十六州。北院则是用草原方式治理契丹人。这种制度化意味着帝国的稳定不再是依靠哪一个领导者个人的能力了,而是依靠一套制度的安排,制度超越个人之上,不会因哪个人死了,帝国就会遇到麻烦。
6.4、一旦建立起这种二元帝国,草原的继承逻辑就会转化,便成了父终子及,草原帝国周期性的继承危机被破解了,帝国的生命周期就能大大延长,由此大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延续了200多年的由游牧者建立的帝国。它对幽云16州农耕区的掌控,是帝国够长寿的关键。
7、大辽的制度创新,对后来的中国影响极为重大,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它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元朝和清朝,今天中国的领土就只能局限在长城以南了。在过去历史的讲述中,通常是站在大宋的视角,把大辽作为对手来看待的,通过民间评书《杨家将》的影响,大辽更是作为坏人出现的。真实的历史上并不是这么回事,《杨家将》基本上相当于一部“抗辽神剧”,跟今天的“抗日神剧”也差不太多。
2018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