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入职的师妹请我吃饭,席间谈起了初换工作后的种种不适---新领导A对下属要求颇为严厉,作为一个"工作狂",A领导事必躬亲、殚精竭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并将这份严格延续到了周围的同事和下属身上。几天前,师妹将精心写就的一份调研报告送去给领导过目,得到的评价是四个字:"一塌糊涂"。
年轻的师妹很是想不通。其实,读书时就出类拔萃的师妹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一位优秀的员工。席间师妹愤愤地说道:"写报告的时候,我查阅了近几年行业内的很多范本,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心得提出了很多新颖的见解,简直比我写毕业论文还认真。我毕竟入行时间不长,不敢说写的一定有多好,但'一塌糊涂'这个评价未免太打击人了。"
"领导对员工要求高,那是好事呀!严师出高徒嘛!你多请教领导,按他的指导加以修改,会写好的。"
"我从来都不忌讳批评意见,假如领导要是给我修改,那倒好了;令人惊讶的是,我的报告没改一个字就原封不动地呈报上级了。上级部门评价很高,还在内部刊物上发表。所以,我现在也不知道我的报告到底好不好;如果好,好在哪里……"
我劝了几句,师妹还是郁郁;但是也只能接受。都是成年人,面对职场的挫折和负面批评,本应冷静面对;只有少不经事的孩子才会对一次不理想的考试分数哭鼻子。
她的心结主要在于"一塌糊涂"这四字评价。也许,她的领导是本着"良药苦口忠言逆耳"的出发点,认为对年轻人就应该少赞美、多敲打;但是于师妹而言,却难以get到这种“苦口婆心”。因为师妹的领导除了一句笼统的“一塌糊涂”外,既没有说明“一塌糊涂”的原因,也没有给出实质性的建议和指点,这种完全没有建设性的否定式评价,让师妹彻底“蒙圈”了。
那么,这样的“差评”,意义何在?
02
其实,对于师妹的苦恼与彷徨,同样从事文字写作工作的我,非常能够感同身受。从第一份工作到现在,我的具体工作一直跟文件起草有关;整天忙于各种汇报稿、领导讲话稿、年初计划、年度总结的我们,就是俗称的“坐办公室里写材料的”。说起公文写作,也许有些人会不以为然:公文写作,其实都是些“套路”,按照格式、模板套上去就好……
而就我工作七年的感受而言,写一份流畅、简洁,措辞得体、表意清晰的公文绝非易事。与任何一个和写作有关的工作一样,机关公文写作也是对知识储备、逻辑思维、社会阅历、文字技巧等综合能力要求都颇高的一项工作。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笔杆子”也不是一天就能练就的;除了知识储备,反复的练习与技巧的提炼对于任何类型的写作都一样重要。
比师妹幸运的是,我在工作之初,遇到了一位非常细致耐心并对年轻人无比宽厚的师傅。那是一位非常和善的大姐,手把手地教我入行、带我上路。记得我入职后的第一份任务是为单位撰写优秀基层XX组织申报材料,为了尽快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当时的我同样投入了写毕业论文时的热情与耐心。不仅查阅、参考了多份往年及其它兄弟单位的申报材料,还多方了解本单位基层组织的相关工作情况,洋洋洒洒三千字、前后五次修改,终于将报告递到师傅手中。
一直对于文字功底颇为自得的我美滋滋地等着她的认可和夸奖。但出乎意料的是,三天之后,大姐在对我的工作态度表示了充分的认可后,将精心修改过的申报材料还给了我。打开一看,我不禁汗颜---大姐使用传统的修改方式及符号,用红笔密密麻麻地在我材料的段落边写满了批注;措辞、内容、语气,只要哪方面不妥,大姐都为我一一指出,连标点符号都没有放过。
更让我感动的是,大姐就像语文老师批阅作文那样,特地在文末为我写了一段评语,先是肯定了我对于公文写作这份工作的正确态度,然后重点对我今后写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细节做出指点;分门别类、言简意赅,满满的都是一个文字材料工作者多年来体悟出的“干货”。
正是有了她不厌其烦地指点和鼓励,我很快入了公文写作的“门”;直到今天,我还会时常想起那个给予过我中肯建议及鼓励的大姐。当时令我颇为自得的那洋洋洒洒的“三千字”,在她那样的文秘写作老手眼中,大概是幼稚且漏洞百出的;但她没有给我“差评”,甚至连“中评”都没有;而同时,她对我的“好评”也不是敷衍了事、八面玲珑的“默认式好评”,而是对我需要提高的地方,本着对年轻人鼓励和爱护的原则,分门别类给出中肯客观的建议,不仅超过“20字”,还附带“图片”,这是多少卖家求之不得的“好买家”!
一个好的领导、好的老师,所用的方法大概是类似的;不仅指出学生和下属对错与否,更重要地,还会告诉ta什么是对的、为什么对。爸爸曾经给我讲过他年轻时工作中的一件趣事:年轻时的他曾经是我家乡小城的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分管文秘工作;在那个没有电脑、不知“百度”为何物的年代,他和几位叔叔一起通过最原始的制作剪报、摘抄段落的方式增加知识储备,一支笔一沓稿纸,就是最日常的工作状态。有位叔叔将自己为县领导起草的会议讲话稿交上去后,得到的修改稿,只保留了他原稿的三个字,也就是讲话稿的开场白:同志们。而可贵的是,百忙之中的县领导一字一句地修改这位叔叔的讲话稿,相当于将稿子重写了一遍。这位叔叔受到的震动极大,后来便一直虚心向领导求教;日后自己走上领导岗位后,他也同样将这种方式延续了下去,手把手带出了很多优秀的“笔杆子”。
03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在不断地被别人评价着,也常常要评价别人。大到决定人生走向的抉择,比如找工作、决定在哪个城市定居;小到今天搭配哪套衣服出门,确定中午该吃什么饭,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做着抉择。如果需要我们的评价,那么,我们所能做的,是尊重别人的选择,慎重地给出中肯的评价;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对方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而不是躲在背后,以“毒舌”彰显自己的个性,以“差评”衬托自己的正确。
小时候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练书法,直到现在,虽然已经有了工作家庭并为人母,但我们都不约而同地保留了空闲时候写几幅字的习惯;偶尔还在一起切磋一下。每当她将自己写的字拍照发给我看时,我都很诚恳地从运笔、间架结构、留白、整副字的主题及布局给出自己认为更好的建议,供她参考,从来不会妄下结论,更不会说出“这样的字还敢拿出来让人看?”这样的话来。
因为,我们之间,已不需要碍于情面与人情世故、不得罪人的“默认式好评”;而我们也知道,单纯的“毒舌差评”,不能帮助对方进步,就没有任何意义;再说了,自己写的字同样是漏洞百出,只是由于“身在此山中”,看不到自己的局限而已。只有听取别人的建议才能更清楚地看到问题所在,而就在这一次次地切磋与互相批评中,我们的书法水平都在不知不觉中取得了进步。
04
生来就是天才的人,大概是少数。大部分成功的人,都是在自己的领域内通过契而不舍的坚持,辅以严格的自律,慢慢爬向金字塔的顶端。
就拿写作来说,我认识的好几个朋友,都在工作之余孜孜不倦地付出着,默默的努力着;哪怕被否定被奚落,也契而不舍。
有的朋友曾经得到“好心”的劝告:“你这个水平,还是不要走写作这条路了,投稿不会有人录用的……”;更有甚者,有的朋友还直接遇到了冷漠的“差评”与讥讽。因为总有一些人,“善于”拿着放大镜去看别人的不完美,通过贬低及奚落别人,为自己的平庸找寻理由,并乐此不疲。
所幸的是,曾经被否定、被奚落的朋友们,都坚持着自己的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着;哪怕前景有些迷茫与不确定,哪怕路上布满荆棘。
而长路漫漫,当回头看时,那些曾经“毒舌”和“差评”的人,已经被前行者远远地甩在了后面;那些没有任何建设性的否定意见,充其量只是荆棘路上一颗微不足道的小刺而已。
流行之王迈克尔·杰克逊的《Scream》中有一句歌词:
You tell me I'm wrong 你说我是错的
Then you better prove you're right 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
这句话,长期被挂在QQ邮箱登录入口的界面上,配了一副寥寥数笔勾勒出的迈克尔·杰克逊经典舞姿的鼠绘图。
伴随着金属感十足的配乐,迈克尔与妹妹珍妮·杰克逊发出阵阵嘶吼,用颤抖的嗓音吼出---
Peek in the shadow 躲在暗处偷窥的混蛋
Come into the light 做人应正大光明!
这首歌的歌词,是对暗中窥伺者的蔑视,也是对在背后指点他人、总是用负面评价来寻找存在感的人提出的宣战口号。身为流行之王,迈克尔可以用最尖利的声音向全世界喊出这样的话,向全世界的歌迷展示他的抱负、豪迈与自信。
没有人能够永远正确;对于我的观点你可以提出异议,请不服来辩!
你可以说我是错的,但是请你证明自己的正确;请你不要总是站在阴影里,对着我指指点点;你以为泼上一瓢冷水就会打击我昂扬的斗志,对于这样畏畏缩缩以“差评”为武器的人,我只会留给你一个激昂上进的背影。
这是迈克尔用自己的王者风范与底气,替我们大声喊出的一句“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