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没能用上的结辩稿。它本是匆匆写就,在2019年华语辩论老友赛赛前半小时才潦草完成,但上场之后却终究没能用上,浪费了自己的使命。
21世纪,不需要英雄了吗?不需要英雄叙事了吗?可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的流行文化中,最受欢迎的仍然是英雄叙事?悟空,哪吒,郭靖,乔峰,复仇者联盟,正义联盟,我们最喜爱的电影,我们最喜欢的小说,我们最喜爱的故事,仍然是英雄故事。即便是《小丑》这样的反英雄,其实骨子里也还是英雄叙事,只不过我们对英雄又有了新的期待。——我们依然有成为英雄或者呼唤英雄的强烈冲动。
对方觉得,英雄叙事会导致世界上只有一个英雄,其他人都变成奴隶。不会的,英雄呼唤英雄,英雄故事带来更多的英雄。想一想我们最简单的选择,我们读法律,可能是受到Alan Shore或者古美门的感召;我们打辩论,可能是因为某场经典比赛的影响。我们也想成为那样的人。没错,我也想成为那样的人,这就是英雄叙事的奥秘。为什么英雄叙事常常是教育、尤其是儿童教育的主体?因为它是一个符号,它是一颗种子,它告诉孩子,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它告诉孩子,你也可以这样。所以,它不是要你被动地等待,它不是要你盲目地追随,它是要你成为英雄。你勇斗恶龙,你奋不顾身,往往是因为那些故事,那些形象,早已内化,成了我们的一部分。——我们离不开英雄叙事。
21世纪,英雄或者英雄主义没有用武之地了吗?如果英雄主义没有用武之地,就意味着整个社会是完美和精密的,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没有局限,或者所有的矛盾、冲突、局限都会被自行消解。是这样吗?显然不是。不仅不是,相反,就像我们反复论述的那样,因为国家建构、民主、法治这经典三角的失衡,它面临的是死局,需要的是破局。而破局,呼唤英雄。
对方说,如果21世纪是英雄叙事的世纪,会导致主体性的消亡。恰恰相反,英雄叙事是主体性的拓展。英雄有很多种,战士英雄,国王英雄,暴君英雄,圣徒英雄,等等等等。他们最本质的共同点是什么?我们总结所有的英雄故事,我们发现,不管是西方的普罗米修斯盗火,还是东方的神农尝百草,所有的英雄故事都是一个冒险故事,他们的核心结构都是同一个,就是打破常规世界的界限,去到一个未知的领域,在那里经受考验,拿到某种宝贵的东西,可能是宝藏,可能是启示,可能是力量,或者是扫除了障碍,然后,他带着这些东西,回到了日常世界,让人民因此而获益。所以,英雄这个符号代表的是什么?是突破局限,是拓展边界。这意味着,人类的边界朝着自由又再跨越了一步。——这是一条自我解放之路,一条通往自由之路。
对方说,英雄叙事会带来暴虐,会带来专制。错了,因为选择什么样的英雄,选择什么样的英雄叙事,是由我们决定的。要知道,没有民众的支持,英雄是不可能成为英雄的。不是领袖选择了信众,是信众选择了领袖。没有果粉的支持,乔布斯不可能成为教主,不可能成为经济英雄。
英雄,是民族性的密码,它反映出我们信仰什么、看重什么、期待什么;选择什么样的英雄,是解读不同族群的文化基因的密码。希腊是奥林匹克诸神,是更高更快更强;英国是亚瑟王,是骑士精神;北欧是奥丁,是战神;而美国则是自由女神。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英雄形象,这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想象。
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会选择暴虐和专制的人作为我们的英雄吗?不,在我们中国人的英雄叙事里,我们从来不认为秦始皇是英雄,我们的英雄是岳飞,是12道金牌召我我也不回,我也要扫平边疆,踏破贺兰山缺;是文天祥,是哪怕皇帝死了,朝代亡了,我也不投降,我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谭嗣同,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革命如果要流血,请从我开始。这才是我们中国人的英雄叙事。
各位,我们中国人是没有神的,一个不靠宗教凝结的民族,为什么没有沉沦,反而奋进至今?就是因为我们有英雄主义。不要说那些戏剧和传说,我们就连休闲的时候看武侠小说,都要讲“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连琼瑶的《情深深雨濛濛》,都要让何书桓去抗日。我们的民族认同,我们的历史延续,我们的文化传承,就是靠一个又一个的英雄故事联结起来的,我们是一个靠英雄主义叙事屹立至今的民族,这是中华民族的神性。
所有英雄故事的结局,都是带来了新生;所有英雄故事的开端,都是听到了召唤。21世纪,这个古老的民族站在这里,仍然充满期待,期待着更多的英雄,更多的英雄故事。它的召唤声,你听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