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字面意思就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出自《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师是颛孙·师(zhuan),字子张;商是卜商,字子夏。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着两个人谁更优秀呢?孔子说,子张上进的有点过头,子夏对自己的要求不够高。子贡说,那不是子张更超越一点?孔子说,做的过头和做的不够都不是不好的。
过犹不及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追求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并不是被误解的那种“六十分万岁”,也不是差不多就行,凑合的意思,而是一个“合适”的状态,合适的极致。
中庸之道很难把握,就比如领导力、科学育儿、健康生活说到底都是一个度的把握,而这个度的把握是一件很难的事。世上没有任何标准去规定这个度,所以需要我们建立起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反思自身的行为是否出现偏离,如何做才能无限趋近于那个合适的点,不会太过,也不会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