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缘
与此书缘起于在“喜马拉雅”听醍醐学院的“金刚经讲解”,虽说听完后一知半解,却非常肯定的明白“金刚经”不仅仅是一本佛教书籍,它也是一本人生哲学。
在当当网寻找“金刚经”相关书籍,跳出了蒋勋先生的这本 “舍得舍不得”。介绍说,蒋勋先生带着“金刚经”走过很多的国家、寺庙、森林、湖泊、山涧。。。常常观照,时时记起,真正的把经文中的高度哲学精神融到言行生活中去,仅这一点足以吸引我拜读。
2、 开篇
我有两方印:一方为“舍得”,两字凸起,阳朱文,一方为“舍不得”,三字凹下,阴文。这句话无意中已道明蒋勋先生常常在舍得与舍不得之间的游离。
其实,任何世俗凡人都难逃舍不得,而许许多多舍不得,最后,都必须舍得;舍得,是一种人生豁达,而舍不得,却是一种人之常情。
3、 懂与做
多年来,蒋勋先生习惯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先盘坐读一遍《金刚经》。有人问他:为什么是《金刚经》?他说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只是觉得读了心安就读下去了。
每个人都自己心安的办法。像经文里说的“不惊、不怖、不畏”这几个字,读了觉得心安,好像就做到了。
可是,当我们回到现实生活,如果正经历着疾病、工作压力、孩子教育问题、经济困境、婚姻变数等等,我们还能“不惊、不怖、不畏”吗?还能坦然处之吗?这些事情随便挑一样都会让我们害怕、恐惧、惊慌。
这也就是蒋勋先生说的,读懂经文很容易,能在生活里做到,极其困难。
4、 家
“通常到一城市,进旅馆房间,习惯先烧一截艾草。焚香,坐下来,在砚石上滴水,磨墨,开始抄一段经。抄完经,会觉得原来陌生的房间不陌生了,原来无关的地方,空间、时间都有了缘分。像桌上那一方石砚,原来在溪涧里,却也随我去了天涯海角。”
这一段文字,让我感触极深。感受到生命在流浪。灵魂在哪里停留,根本与环境无关,哪里是家?心知道。肉身是家吗?不是,它可能随时会离开,肉身只是我们灵魂暂时的栖息之处。那么房子是家么?我想更不是了,那只是自己生活的场所而已。那么父母是自己的家吗?曾有一段时间坚定地认为,有父母的地方才能称为家,现在我知道父母只能陪我走过人生旅途中的其中一段而已,他们终将离自己而去。那么你的另一半是你的家么?我想也不是,毕竟“无常”才是常常。
此时我想到的答案“吾心安处是吾乡”。
五、无相
蒋勋先生从京都的禅林寺到清迈的无梦寺再到吴哥窟的废墟,在每一个寺院里,一尊一尊的佛像前朝拜过去,双手合十时的心静与轻安。每到一处必研墨抄写经文,再诵经、打坐,心,就这样渐渐出离,也安静了下来。
无梦寺的清晨,那些残缺不全的佛像,树林的阳光,从清晨至日落,透过树隙,不同时间,照亮不同的角落,也照亮这些残缺的佛像。虽残缺仍安静笃定。佛像,低头沉思,垂眉敛目,微笑宛然,却又有些忧愁悲悯,路过的、在这里徘徊的,会捡拾落花,供养在四周。
六、西湖记忆
蒋勋先生说春日是“苏堤春晓”的西湖、“柳浪闻莺”的西湖;夏季是“曲院风荷”的西湖,“花港观鱼”的西湖;入秋是“平湖秋月”的西湖,“三潭印月”的西湖;到了冬天,大雪纷飞,还剩下远远一痕“断桥残雪”的西湖。
西湖十景也不是景,而是时间,是岁月晨昏的记忆。
我来杭8个月了,竟从未去其中一个景点细细感受时光的记忆,可见生活的多么粗糙和无知。
想去李叔同落发的虎跑寺看看,当年他刚回国时写下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袖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段词感动了几代人,直至今日唱起,仍让人泪眼婆娑。
他于39岁在虎跑的定慧寺正式出家,号弘一。同年十月,赴嘉兴精严寺小住。(这一段不是书中内容,因本人是嘉兴人,所以加进去的,李叔同是嘉兴平湖人)
其实,以上只是这本书的沧海一粟,还有东坡词、莫奈的画、吴哥的美、台北巴黎的记忆、印度的湿婆、希腊的神话、八大山人等精彩章节。我实在学识浅薄,已无力表述,留给各位有缘自行拜读吧。
最后借用金刚经第一品原文及译文来结束。
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袛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鉢,入舍卫大城乞食。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译文:舍卫城,祗陀王子大树庇荫的花园,给孤独长老供养的道场,佛陀因此机缘,为一千两百五十位学生上课,说了一部《金刚经》。当时佛陀也是如此,着袈裟,手中拿着一个碗,进入舍卫城,一家一家乞食。从一家一家得到布施后,再回到原来的处所。吃饭,吃完饭,收好衣服,收好碗,洗脚,在树林下铺好座位。
这是《金刚经》的第一品,没有说任何道理,没有任何教训、开示,只是简单朴素、实实在在、按部就班的生活。穿衣、乞食、吃饭、洗碗、洗脚、敷座……像每一个人每一天做好自己的家务琐事。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修行,最好的道场是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