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惊蛰
今天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三个节气 - 惊蛰,预示着天气回暖,春雷始鸣,万物生机盎然,雷声惊醒蛰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虫,所谓“春雷惊百虫 ”。
“惊蛰”于古人观察动物的行为,认为冬眠的动物在惊扰下醒来,于是就有了“惊蛰”的说法。
在中国的农耕历史中,惊蛰是一个农耕的重要信号。传统的农民们认为,一旦惊蛰来临,便是进入春耕忙碌季节的信号。因此,有句俗语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在这个时期,农民们需要在田野里辛勤耕作,耕种作物,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历史上,惊蛰这个节气曾经被称为“启蛰”。受汉文化影响,如今日本仍然使用启蛰来指代这个节气。据传,这个名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的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由于皇帝的名字中含有“启”字,为避免不敬之意,人们将“启”字改为与其意思相近的“惊”字,以此形成了“惊蛰”的称谓。
惊蛰诗词
在惊蛰这一天,古代的文人多会创作诗歌、赋文来表达内心情感。下面守天下酒与您分享一首由唐朝诗人刘长卿所作的《惊蛰》: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惊蛰》唐 · 刘长卿
惊蛰习俗
“蛰虫始出”,惊蛰是人们防虫、驱虫的重要日子。唐代孙思邈曾在《千金月令》中记录了古人驱虫的方法:“惊蛰日,取石灰穆门限外,可绝虫蚁。”
这一方法一直延续至后世,惊蛰驱虫成为全国各地流传最广的习俗活动之一。人们会在这一天采用各种方法驱赶蚂蚁、蝗虫等害虫,以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长。
在不同的地方,都有在惊蛰这一天不一样的食俗。在山东,农民们会在庭院里生火炉烙煎饼,象征着烟熏火燎整死害虫。在陕西,人们则会吃炒豆,把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锅里爆炒,用噼啪作响的声音象征虫子在受热煎熬时的蹦跳。
在山西的雁北地区,农民们会吃梨,以象征与害虫别离,因为梨具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的功效。
在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则会吃“炒虫”,实际上是炒玉米,这是一种象征意义的习俗。
在这美妙节气里,一边品守天下白酒,一边吃炒黄豆下酒,更有“炒虫“相伴,不可谓不快,与亲朋好友共享惊蛰之乐,快意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