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挖过的野菜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生活好了,大鱼大肉吃腻了,人们的口味也“返老还童”逆生长了,那些年吃厌的野菜野味反倒又成了餐桌上的稀罕,抢着吃。

这不,有同学前些日子在群里晒“婆婆丁”(蒲公英),一大一小,说先吃大的,小的养养再吃。另一同学调侃:养大了还不知进了谁的肚呢。今天又晒出“苣荬菜”、“苦麻子”。惹得我脑袋像放电影似的,一桢桢老照片从脑海中苏生过来,穿越回故乡,漫溯进那些年与野菜相伴的时光。

暖风拂面,一场牛毛细雨润泽山野。山野还来不及褪去青灰的冬装,孩子们便急不可耐了,挎着个篮子,拿个镰刀头,蠕动在山坡上。“草色遥看近却无”,那时的我们,就是凭这个“秘密”寻宝的。立身遮手远望,瞧见个“绿影”,便迅速跳将过去,俯身蹲下,小镰刀欠进泥土用力向上一挑,一棵绿滋滋的小菜就被我们请进了篮子。春刚起头,很多野菜还没睡醒欠身,所以,我们挖的多是猫爪子,老牛筋,羊犄角这些“早货”。

下山经过葱地,管他是张家的还是李家的,我们挨个去转悠。方法同样如此,站在地边四下撒么,一猛眼瞧见个绿萌萌,就风一样旋过去。十有八九错不了,是那旧年拔断的葱根又长出了新的来。这下我们可不像先前挖猫爪子那般随意,总是先在小葱周围掘开土,一边深挖一边靠近,生怕哪下不小心弄断了,直到连根挖出才作罢。挖完了,再找新的。眼尖的,一棵接一棵,或者同时看见几棵也默默的不张扬,一棵完工好紧接着挖另一棵。也或许多看见的那棵被同行的伙伴瞧见挖走,也不会因此唧唧歪歪的去计较。毕竟,无论谁,那点多余的小心思都藏不住。也有眼拙的,原地打转愣是一棵也瞧不见,只好另辟“战场”,弄得在这块地里还没结束战斗的伙伴们人心惶惶。无论好歹,等到收工回家细数战果时,多的总是给少的匀点,大的总是让着小的。孩子的心就像篮子里刚挖的小葱一样,白嫩叶绿,透着鲜灵灵的可爱。

图片发自简书App

除了嫩生生的小葱,若实在不嫌弃或嘴馋,嫩羊犄角洗干净蘸点酱,人也是可以吃的,只是那苦涩味道一般人不喜欢。剩下的,则是鸡鹅和兔子的美味。熬渴了一冬,家禽们也跟人一样,终于能见到点绿色的东西,比见到娘亲还激动。尤其是那只不要脸的大公鹅,伸着长长的脖子追着你的篮子跑,非抢先吃上一口才善罢甘休。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月三,苣荬菜钻天”,说的是等到阴历三月即阳历四月,气温彻底回暖,人们开始忙着种地的时候,苣荬菜就从地里冒头了。初生的苣荬菜,红里透绿,绿里透红,嫩生生的,微微的苦涩透着清新,是土地的味道。大人们喜欢,孩子们也喜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像淌在我们骨子里的血液一样,同样的基因密码,造就了同一片土地上,不分男女老幼我们的同一种味觉。

这种菜,在那时是人们最稀罕的,多数长在田里。可大人们忙着春播,没功夫挖,只在歇息的间隙寻么那么一小把。晚上吃母亲烙的单饼,抹上豆酱,卷点苣荬菜和小葱,清苦的味道和着小葱的甜辣,是那时我们金不换的美味。吃不够,于是三五成群的孩子,放学后背着书包直接就踅到了地里,随手捡个棍子就是挖菜的工具,撅着个屁股扎着个头,蜜蜂采蜜似的, 拱在田里挖我们没吃够的苣荬菜。日暮西山,当我们背着既装书又装菜的书包收获满满的归家时,乡间小径,溪流一样,盛下我们长长短短鱼儿般欢快跳跃的身影。

至于苦麻子、婆婆丁,味道和苣荬菜差不多,但它们却只能算“二等公民” ,只要有苣荬菜,人们很少吃它们,我们采来,大多用来喂鸡鸭鹅。只是后来苣荬菜少了,它们才又重返餐桌,提高待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天再暖些,山野田边,还会有一种叫“猪毛菜”的野菜。一团绿刺猬,针状的细密的叶子可不就像“猪毛”嘛。嫩的采回家,开水里扎烂攥干,蘸酱、凉拌、和在玉米面里贴菜饽饽,都好吃。它没有苣荬菜清苦的味道,吃起来肉透透的,难怪有着“菜中肉”的美誉。

不过,这菜也吃不了多长的时间,要是干旱缺水,它老起来特别快,人吃不了了,就只能采来喂猪,成了名副其实的“猪毛菜”。当然,它即便老到在秋天成了一团团扎手的刺猬,人们还是会想着法把它割回家,变成灶膛里的柴火,继续为人民服务。由此可见,它一生中的每一阶段都算发挥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也算是光荣伟大的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猪毛菜老到不能吃了,接下来上场的还有“人性菜”(类似南方的苋菜)、灰菜。但灰菜吃多了容易拉肚子,人们很少吃,倒是“人性菜”,人们采它的嫩叶子,可以从春吃到秋。哪天家里没别的菜了,拿它打个牙祭,方便的很。

这菜可以炖着吃,可以扎熟凉拌,可以贴菜饽饽,还可以做馅包包子,只要你想得出来,一切由你。也难怪它有个“人性”的名字,确实挺人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当然,还有榆钱,槐花,柳树狗,杨树叶。

于是,在自然的恩赐中,我们就长成了今天的模样。可是,在四季的轮回中,我们面对餐桌上的丰盛佳肴,仍然怀念的还是饥荒岁月里那些清苦的味道。

人归根结底,是不能忘本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905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140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791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76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16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05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60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78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57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3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38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2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18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47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乡间那段记忆里,挖苣荬菜的事着实令人难忘。 何谓苣荬菜?这还真有点专业性,没在农村生活过的孩子是不会知道的。这三个...
    铁妩阅读 1,078评论 28 21
  • 文/管子 在我的孩童时期,鸭子张屯儿这片土地上,物产丰富。除了淡水鱼类品种多以外...
    管子姐姐阅读 720评论 4 1
  • 春天挖野菜实用指南 诗经曰:“采采苤苜,薄言采之。”淑女们在田间唱着歌采摘车前草,何其温婉。陆游《食荠诗》:“小着...
    宋雁楼_有时文艺阅读 6,489评论 6 28
  • 成品图如下: 先用铅笔画出轮廓,外围画个圆,规范叶子的范围… 用扫描王给图片增亮就可以了。
    石灰粉阅读 550评论 0 15
  • 对我们这些南漂来说 比赚钱还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有人会说是买房子 有人会说是结婚生子 但小编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 能...
    知晓南昌阅读 62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