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反脆弱》
——第20章 时间与脆弱性
1、 什么是减法知识?
我们知道错误的事情远多于知道正确的事情,或者就脆弱/强韧的分类来说,负向知识(什么是错的,什么不起作用) 在错误面前此正向知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起作用)更强韧。
我们通过减法获得的知识远远比通过加法获得的知识多。如果我发现了一只黑天鹅(注意是真的天鹅),我就可以肯定地说“天鹅都是白色的”这一论断是错误的。但是,即使我从来没有见过一只黑天鹅,我也不可以认为上述论断就真的正确。再说一遍:由于一个小小的例外便可以推翻一个论断, 因此,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某个事物就是什么,但证伪总是比证实更容易找到依据。
我们可以将此与正向(加法)和反向(减法)的一般知识架构 联系起来:负向知识更为强大。
在一般情况下,失败(和证伪)比成功和证实能带来更多信息,这就是为什么说反向知识“更强韧”。
减法知识也是一种杠铃模式。更重要的是,它是凸性的。了解什么是错的会给 你带来强韧性,不了解则带来脆弱性和投机性。
2、 为什么说少即是多?
简单经验法则当然并不完美, 但也从不以完美为目标;秉持理性的谦逊,放弃复杂的目标,便可以产生强大的效果。“快而俭”的启发法,帮助人们在时间、知识 和计算能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决定。
“少即是多”启发法在两个方面与作者的发现不谋而合。其一是极端效应。在有些领域,罕见的事件(它们或好或坏)起到了不成比例的重要作用,但我们却往往会忽视它,因此,关注如何利用或避免发生此类罕见事件将大大地改变我们的风险值。如果只需担心“黑天鹅”风险的话,生活要轻松很多。
“少即是多”已被证明是相当容易发现和应用的,在错误和变化面前具有“强 韧性”。也许大部分问题都不可能有一个容易识别的原因,但往往会有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这样的解决办法是可以立即识别的,有时直接就能看出,而不用复杂的分折与十分脆弱、容易出错、追根溯源的复杂办法。
如80/20法则、医疗领域、房地产领域等
3、 什么是新事物狂热症?
作者认为:在技术驱动型的现代化事物的包围下,我们似乎更关注不同版本之间的区别而非共性。我们甚至迅速厌倦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并不断寻找升级版。之后,期待另一个“改进版”的新产品。这种购买新产品,最终又对其失去新鲜感(尤其是与更新的东西比较时),并期待购买更新款产品的冲动被称为“跑步机效应”。我们会关注变化,并对没有变化的某些事物和某类商品感到不满。
人们在获得一个新的物品后,开始会感觉兴奋,随后又会迅速恢复常态。所以,当你进行“升级”后,你会对技术的变化感觉非常满意。随后,你会很快习惯这一变化,并开始寻找新事物。这就是新事物狂热症。
我们对总之不归于技术一类的事物,如艺术品,会被作者注入自己的感情,而且容易让人满足。具有反脆弱性。
技术性的东西往往很脆弱,如电子产品,容易产生新事物狂热症。
4、 如何应对新事物狂热症?
通过启发法对物品进行归类。
首先,了解林迪效应,我们做一个区分,即将会自然消亡的(如人类、单个事物)与不会自然消亡的(可能永生的)事物区分开来。 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不像有机体那样受到不可避免的到期日的约束。会自然消亡的事物通常是一个物体,而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在本质上富含信息。如单独的一辆汽车是会自然消亡的,但是汽车作为一项技术已经存在了约一个世纪(而且,我们推测应该还能存在一个世纪)。人类会死亡,但他们的基因代码则不一定会消亡。
其次,对于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其预期寿命就会缩短一些。而对于不会自然消亡的事物,生命每增加一天,则可能意味着更长的预期剩余寿命。
再次,我们要去关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来艺术品、经典著作、有生命的城市和建筑,我们不要只是追随技术性的东西,要知道技术的寿命,一项技术的历史越长,它的预期存活时间越长,要了解技术的积累,不能简单地认为出现新技术就是年轻一代人的努力。要知道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取得今天的成绩。这样我们就会明白怎样应对新事物狂热症,新事物的技术性东西往往是脆弱的,如有电子开关的电子产品,现代高楼、现代公路等等。
要关注其脆弱性和强韧性,脆弱的东西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脆弱的事物过度依赖所谓的科学的方法,而不是时间验证的启发法。只有时间颠扑不破的东西,才是属于我们永远需要的东西,而不是出现的所谓新事物。
5、 印象深刻的⼀句话是哪句话?
“未来包含在过去之中。”
“没有过去的人就没有未来。”
“只有时间颠扑不破的东西,才是属于我们永远需要的东西。”
“我们的世界中深藏着秘密,只有实践可以发现它们,而意见或分析是无法全面捕捉这些秘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