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就有其存在的角色,无论是在社会上、在家庭里、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都以某种特定的“人设”进行着社会活动,这些“人设”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人格,在急速发展的今天,每个人都已经不再以单一人格去生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逻辑下,每个人都已经是“多重人格”的精神分裂者了。在社会上你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家庭里你是疼爱妻子的老公和威严的父亲,在人际关系里你是友好和善的闺蜜,什么样的“人设”才是我们应该努力追求的。
一、三种资质的“人设”
被称为“日本四大经营之圣”之一的稻盛和夫,也是京瓷和KKDI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创始人,他认为优秀的“人设”应该是分为这三个层次:第三等资质的人就是聪明善辩之人,第二等资质的人是磊落豪雄之人,最上等资质的人是深沉厚重之人。
聪明善辩这一“人设”,可能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当高等教育全面普及以后,每个人的智力和认知水平相差无几,对于一些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聪明的人都愿意争相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争论中获得满足感。
磊落豪雄之人,如《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侠肝义胆、敢做敢为,但是对于如今以才智为软实力的社会,似乎这类人看起来有些许突兀,尽管给人以洒脱正直、有担当的印象,但是缺乏一种静水流深的底蕴和内涵。
深沉厚重之人之所以是第一资质的人,是因为这类人喜怒不形于色,外在给人温和平顺之感,不受人排斥,内在蕴含着巨大能量,不轻易表露自己的观点,暗藏韬晦,并且有体恤他人的仁爱之心。
成为深沉厚重之人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自然进化的过程,就如同一个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想成为一个稳重的成年人,那他必须经历一些坎坷和艰难险阻,同样深沉厚重的人是通过经历和涵养累积起来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正如一个富有幽默感的人,他一定是具有某种坦然自嘲的气质,没有这个前提,你想要幽默,结果出来的只是滑稽,甚至滑稽都算不上。
二、怎样建立善良的“人设”
“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美德,是古今各路圣贤所提倡的,从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以及刘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能看出,“善”已经植根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然而越是普遍存在、老生常谈的东西就成了人们不屑一顾的东西,尤其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善良似乎成为了一种对“别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的行为,正是因为如此,做一个善良的人变得如此具有挑战性,就会沦入到善也不是不善也不是的两难局面,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树立好这个“善良”的人设呢?
善良要有边界,不代表一味的付出,要辨别接受善良的客体是否真正值得付出,有些人一味的索取而不知足,对于这类人我们要学会区分其需求和欲望,学会把握尺度,明确自己的付出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不是他们的欲望。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善良是需要有实力作为支撑的,当我们决定愿意为他人做出牺牲时,我们要衡量在给予的过程中自己有多大能力捍卫自己的利益,当自己的利益受损时是否有实力去补救。
菜根谭中提到“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施加恩惠应该先从淡薄开始,逐渐加厚,这样会使人有感激之心,反之,若是先浓后淡,会使人觉得受到冷落,即使以前施予了恩惠,别人也不再领情。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的善良得到的并不是好的回报,这其中与我们施善的方式不无联系。很多人不是我们不应该对他(她)善良,而是不应该从一开始就全盘付出,给的过于充盈、过于沉溺,然而随着时间的变化,一旦付出者的善良减少了,
我们往往可以遇到这两类人,一类是给予者,一类是索取者,给予者与索取者是一种相互参照的关系,同样也是两种心智模式下的产物。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人,习惯性的给予而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付出的行为,还有一种人与之恰恰相反,通常我们把这两种过于偏离正常水平的给予者与索取者视为“老实人”与“自私鬼”。因此给予和索取也是有方法有技巧的,还需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这份技巧。
总结来说,“善良”的人设,既不是一味的“善”,也不是一味的“不善”,是一个尺度的把握,以及场景的灵活变通,这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经历和历练才能够得到的智慧。
三、人际关系中的“人设”
社交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贡献力量才能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方式,自我“品牌”一旦树立,社交关系才能稳定推进。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常看到这么两类人,一种是成熟话少型的,另一种热情话多型的,这两类性格的人都有自己的品牌,在大众眼中和成熟话少型的人一起合作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一起娱乐玩耍就会立刻想到那些热情多话的人,这就是性格标签,一旦贴上就很难撕掉,当然任何性格都有其品牌的潜在价值,只是开发程度深浅不同而已,发掘自己性格内部的品牌价值,为社交工程添砖加瓦。
无论你是以上两类人中的哪一类,都逃避不了整个人脉圈的综合制约,也就是说有些人会天然的排斥你,有些人会毫无理由的亲近你,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很多人开始对社交格外的重视,希望能够让所有人接受自己,在各种社交场合给别人发名片,介绍自己,以为这样就和他人建立了联系,然而人性的本然是“自利”和“渴望得到优越感”的,一个不分场合大力营销自己的人,在别人眼里是个低自尊的人,自然也不会跟这种人多打交道。所谓人脉,并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认识你,然而别人认识你,不是通过你的“自我营销”,而是你的能力和人格魅力。
“和太强的人在一起,我会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交朋友不是让我们用眼睛去挑选那十全十美的,而是让我们用心去吸引那些志同道合的。”这是出自罗曼·罗兰的一句名言,人际交往在于可以找到属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自己的思想,谈论彼此的感受,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人可以忽略,我们要尊重不同人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在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能为他人保留发展的空间,不强求每个人都赞同自己观点,只求自己的观点可以被表达出来,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人际关系本来不易,只求和而不同,人生来不同,何谈一致。
四、家庭中的“人设”
家,是每一个人从出生走向死亡精神栖息的地方,这个“家”不仅仅是指给我们提供栖息的住所,更在于有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存在,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有家人的地方就有“家”的存在。家,既是一个给我们保护、给我们幸福的地方,也是一个让我们想挣脱、充满矛盾和痛苦的地方,当我们在外面受了伤,家人会给我们陪伴和安慰,这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然而,正是与我们最亲的、距离最近的家人,也给我们带来无数的生活烦恼,家人之间的矛盾,可能是最让我们头痛的矛盾,手心手背都是肉,迁就哪一方都不对,因此我们的“人设”似乎在每一场家庭矛盾中崩塌,变成了一个手足无措的孩子。
在家中无论你是孝敬的子女,还是体贴的丈夫或者妻子,都离不开一个字“和”,所谓“家和万事兴”,我们在家庭里的每一个角色,最终的目的都在于维持家庭的和谐,然而人和人生活在一起,一旦产生了联系,必然会有矛盾,处理这些矛盾的关键就在于沟通,这就给我们设定了一个最潜在的人设“沟通者”。
成熟的沟通者,不在于沟通的技巧,而在于沟通过程中的心态,一切良好沟通的前提都基于一个“诚”字,方能准确的表情达意,更好的捕捉他人真实信息。尤其是在家庭中,矛盾的任何一方都是我们至亲至爱的人,这时沟通就变得异常重要了,正如菜根谭中所说: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事讽之;今日不悟,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和气消冰,才是家庭之型范。
无论何种人设,并没有优劣之分,古人说“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修身为本,因此可想而知做人之难,立身之艰。现在的自己是过去内心“人设”的产物,未来的自己是现在内心“人设”的产物,内心蕴藏的“人设”种子最终会自动的生根发芽,根植于我们的思想意识里,只是时间的问题,因此要想树立起自己内心深处渴望的那个“人设”,在遇到任何场景变换时,都不要轻易挪动自己内心深处那片信仰的土壤,总是把“善”摆在首位,因为修身立身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人设的确立不在于获取和所得,而是在于维持社会集体的整体运作,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正如凯文凯利在《失控》里提到,我们每个人只是社会网络中的一个小节点,每个人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了社会整体的大网络,因此活出什么样的人生,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为了他人,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集体协作和运行。
似乎自我内心渴望的“人设”和社会要求的“人设”非常矛盾,很多人都在抱怨,我想要成为那样的人,可是现实偏偏却如此苍白,确实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人际关系里自己想成为给别人帮助的那种人,可是自身能力不足,却处处需要别人帮助,在家庭关系里,自己希望家人能够和自己有良好的沟通,化解家人之间的矛盾,可是自己无法给任何一方沟通的帮助,反而火上浇油。
因此只有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够突破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对称的矛盾,才能完成“人设”的升维,《易经》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在这个人格分裂的时代,唯有分裂才能让我们不至于“人设”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