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买了石黑一雄的这套书,共4本,只在年初的时候读了《远山淡影》。在这之前从来没看过他的其他作品,也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之所以买这套书,只因为他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就这么简单。
我就想看看世界文学界公认的著作读起来是个什么滋味。但读完也没有特别的惊艳,用夏季姐姐的话说:我离诺贝尔奖,该是有多遥远?可能是我看书过于感性,我不是太喜欢日本的作家,尽管石黑一雄早就入籍英国,但骨子里还是日本人。所以感觉他的小说和其他几位我读过作品的日本作家的写作风格一样。比如村上春树、川端康成、东野圭吾、渡边淳一、泉镜花和角田光代。我只看过这几位作家的书,除了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的作品稍微看的多了一点,其他几位我分别只看过一本。所以,感受肯定是片面的。但这个民族在他们每个人身上留下的烙印似乎是相同的。都是敏感,偏执又极端的。
我一直都认为,好的著作一定是有高度的,一定应该给读者以灵魂洗礼和升华的,一定会让人感受到幸福和正义,美德和真理。但在我读过的日本籍作家的书中,却很少有过这种感受。总会有一种悲伤,扭曲和淡淡的寂寥。这是日本作家的共性。因为这个民族就是个怪异扭曲的民族!就像是秋天的蒙蒙细雨,初看,是看不见的 ,但走在其中却湿漉漉的。等回过神来,凉意已经侵入每个毛孔,让人忍不住打个冷颤。
这本书石黑一雄处女作,小说通过一个移居英国的日本寡妇悦子对故土、故人的回忆,讲述了战后长崎一对饱受磨难的母女渴望安定与新生,却始终走不出战乱带来的阴影与心魔,最终母女俩移民英国,而女儿却忘不掉回忆里的种种而自杀了。书中弥漫着挥不去的忧伤。细节描写很丰富细腻。母亲想离开战后的故乡,可六岁的女儿不愿离开,这里是熟悉的故乡,有和蔼的邻居,还有被女儿视作伙伴的猫咪,可是母亲为了与这里决绝,毅然淹死了女儿的猫咪。我想从那一刻起,这个小女孩的心就尘封起来了,任何人走不进打不开,再多的爱都填不满。最后女儿还是跟着妈妈成功移民,可是最终还是没有勇气面对新的生活而选择了自杀。
我站在废墟望过去,那里依旧灾难深重。这本书让人们去了解二战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带来的伤害和影响。如果内心不曾走出,哪怕再离,哪怕选择遗忘,都是徒劳。我想到徐帆演的电影-唐山大地震,那个母亲在自责中残喘半生,她说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灾难过后深深的绝望让她不能正常的去生活。这是灾难带来的杀伤力。但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灾难,如果不能重塑信心,勇敢面对,那就永远活在废墟中了,所以说文中的悦子选择与过去决裂,尽管代价是昂贵的,但最终得以重生。
看似云淡风轻中,娓娓道来,实质却是压抑扭曲,无法释怀。
整本书通过回忆,窥探过去,作者说:我喜欢回忆,是因为回忆是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过滤器。回忆模糊不清,就给自我欺骗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