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1880—1967)字庸之,山西太谷人。
人们对于孔祥熙的了解或许仅限于他是从山西走出来的大富豪、民国时期四大家族之孔氏掌门人,其实,孔祥熙除了善于敛财外,其性格及为人处世亦有许多多面性!
今天,单就孔祥熙呈现给世人多面形象这一话题做一些探讨。
一个人的形象,其实就是他给人留下的印象,印象具有即时性,而形象是始终处在变化中的。
说到孔祥熙的个人形象,最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以往的、具有“即时性”的给人留下的“印象”与处在变化中的“形象”都能掌控在他的可控范围内,并尽可能的将“印象”与“形象”中华丽的、高大上的一面展示给世人!
譬如说,他是山西省太谷县人,过去在山西号称“金祁县,银太谷”,确有不少富豪。可是孔祥熙出生的家庭并不富裕,这一贫穷的印象在当时父老乡亲心目中是无法抹去的,但是,孔祥熙发迹后,非常爱面子,他就试着改变在人们心目中曾经的“穷印象”、及家族的“穷形象”!
有了钱,购买房产这是解放前有钱人投资方式,而有了钱的孔祥熙回老家置买房产并非为了住更非为了升值。孔祥熙在1935年曾派人回太谷县替他买房子,可谁也不愿意出卖祖业。孔祥熙只得使用官府势力和高价收买的手段,买到一所二三流的旧房子,贴上孔家的旧标签,如此一来,就可证明他祖上很有钱、是富贵之家。
自1924年任广东政府财政厅厅长开始,孔祥熙实际上是遨游于商海与宦海,而身在宦海的孔祥熙其主要精力还是花在如何为孔氏家族聚敛财富上。
为官言官,在商言商,为了适应身兼两个角色的需要,孔祥熙在个人名号上就花了不少心思。
孔祥熙字庸之,在当时的报纸上经常有人说他是“人如其字,字如其人”,山西人见了并不老的孔祥熙后一般称呼他“老先生”,仅从这两点来看,孔祥熙处处被人尊敬的形象已跃然纸上,而这与孔祥熙的捐助、慷慨、施舍是密不不可分的。
喜欢被人称呼为“老先生”的孔祥熙同时拥有一个英文名字叫H.H.Kong,这主要是便于与外国人打交道,至于手下有些人背后叫他“哈哈孔”,或者干脆叫“哈哈”则另当别论。
名号方面,最令孔祥熙骄傲的是一次访问英国时,在英皇室面前以圣人后裔自居并有“孔丘公爵”之洋称。
说到“孔丘公爵”,就不得不先说说孔祥熙如何与山东曲阜孔氏扯上关系!
个人背景主要包括家世背景、血缘关系、籍贯、出生地等,人们意识里,对那些拥有显赫家世背景人,总是给予更多的重视、尊敬、信任和机会。
孔祥熙发迹后在老家置办房产,只是改变了家世曾经穷过的“背景”,这种后补的“富贵”再怎么富贵也不能称为显赫,为了跻身显赫家世系列,孔祥熙想到了山东曲阜的孔氏!
孔祥熙在鲁案公署时节经常思考一个大问题:我孔祥熙姓孔,孔圣人也姓孔,尽管一个在山西一个在山东,但天下孔姓是一家,难道就没有一点藤蔓瓜葛或蛛丝马迹可寻吗?于是,孔祥熙在家谱上做起了文章。
学者潘光旦嗜治家谱。于是,孔祥熙托人往潘处说情,请他证明自己为孔子的后代。怎奈潘光旦不但是一位治学严谨的人,更是烦感于孔祥熙这样的做派,他愤然道:“山西没有一家是孔仲尼后人。”来人大窘而回。
山西怎会没有孔子后人?潘光旦当然说的是气话。
潘光旦的拒绝,并没有阻止孔祥熙成为曲阜孔氏后人。
说实在的,在山东曲阜孔氏家庙里保存两千多年的孔氏家谱中,的确没有他这支世系,孔祥熙就拉拢当时担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山东曲阜孔氏八房的孔祥榕和孔丘的奉祀官“衍圣公”孔德成,收买了一些孔氏族长,为他篡改重修孔氏家谱时补续上去。又把太谷县孔家的家谱改头换面,推溯到明末清初,说是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时,本为曲阜孔氏“六十户”中的“纸坊户” 搬迁到山西太谷县落户,才有他家这一支世系。
这个情况表明,孔祥熙家族的家谱源于孔祥熙之手。
顺利地进入曲阜孔氏家谱序列的孔祥熙,于1937年以中国特使的身份为庆祝英王加冕典礼时到过英国,为了博得英国皇室的青睐,孔祥熙底气十足的宣称自己是“圣人”孔丘的嫡系后代,是第七十五世“孔丘公爵”。
他曾对人说,他当时受到英国王室的隆重接待,不是因为他是中国特使,而是因为他是世界上最古老贵族的世家子孙。
常言道:英雄莫问出处。
但,孔祥熙就是这样一位爱折腾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