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感动了无数读者。这首诗李商隐到底是写给谁的?学术界有争论。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内的意思是妻子。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写给自己妻子的。
而如果是“夜雨寄北”的话,那就是写给北方的朋友。后人更多认为是写给朋友的,理由有四个:
首先诗题是"夜雨寄北"。其次,“君”这个称呼,一般称呼男人为君。如是女人的话,就用卿。第三,“西窗”指的是书房,在书房里聊天,一般是知己之间,志同道合者。第四,写作时间,应该是写于四川秋冬季节,根据李商隐的出仕时间,李商隐在巴蜀做官的时候,他妻子已经过世,所以不可能写给他妻子。
然而,这些理由真的就是真实的吗?
李商隐写给爱妻王氏的信、诗中,从来没有“寄内”的。而且李商隐取题一贯是不走寻常路的,那些“无题”诗就是明证。所以当别人写给妻子的信叫“寄内”,李商隐很有可能就写成“寄北”,因为当时妻子就留在长安,而他辗转在巴蜀、徘徊在江汉,妻子就在北方。
其次,说到“君”这个称呼,大多数确实是指男性。可有时候也用于男性笔下,写给心仪的女性。如元稹的《离思五首 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其中的“君”是指元稹的妻子。 苏门李之仪有一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其中的“君”指的应该是女性啊。是对心仪女子的思念之情嘛。所以,李商隐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中的君也可以指女性,也可以指妻子啊。
第三,“西窗”为什么单指书房,可以是闺房有个西窗吧。即便是书房,妻子就不可以和李商隐书房谈天,共话巴山夜雨吗,红袖添香于文人是多么庆幸和温馨的事情啊。
第四,关于时间的说法,好像很有道理。但是,非得是李商隐做官到巴蜀时才写?只要李商隐外行有某一夜在巴蜀,被雨耽搁行程,就可以有这样的思念。
故此,那些学者的理由其实未必经得起反问。更何况,读诗难道非要知人论世,需要清楚诗人这些背后的故事吗?
其实,后人读诗,更多地就是被诗本身呈现出来的情感和意境打动。
“君问归期未有期”,其中蕴含满满的深情和无奈。这个“君”,至少具备三个条件。一,以往过从较密;二,此刻仍有诗书交往;三,彼此心心相印。如果对别人说,似乎有点儿太客套,唯有对自己至亲至爱的人说,才显得其中的深情和无奈。
“巴山夜雨涨秋池”,顾左右而言他,不写自己如何思念,却把笔触写眼前之情。尤其是“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雨越下越大,夜越来越深。巴蜀在下雨,而我在想你。 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即“什么时候才能够”,这二字又从眼前跳到未来,跳到所寄北的长安,温暖的家,西窗的一灯之下,共剪西窗烛,把灯芯挑亮,因为要挑灯夜谈。
“却话巴山夜雨时”,那一晚说什么,说的就是今天这一晚。离开你的每一晚,点点滴滴的都是值得和你一一诉说。就是这样巴山夜雨的时候,内心有一份对你的思念。
此处的“巴山夜雨”用的太妙,神来之笔,思念穿越了时光,从这一晚穿越到了共剪西窗烛的那一晚。如此,这首诗写给爱人写给妻子似乎更为水到渠成。如果写给友人,有点不合情理。
李商隐和妻王氏感情甚笃,一生相互扶持。虽然现实沉重,虽然身处巴山蜀水凄凉地,但只要心中有爱,有牵挂,举眸远望,就能望见一灯如豆的家园;只要心存期许,爱与思念就能温暖这秋雨绵长的寒夜,就能照亮原本暗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