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有幸参加了同行教育May老师的游戏及创造性艺术治疗课,是通过陪伴游戏的方式去平复孩子的情绪,情绪问题解决了,孩子的自我感觉会更好,自尊自信都会提升,从而和谐亲子关系,并为将来良好的学业打下基础。
它的原理是,大脑处理信息时有一快一慢两个通道,信息传递到杏仁核,在15万分之一秒内,人就能决定是逃跑还是战斗;而传递到大脑皮层,负责分析的部分后,它就需要花不少时间,才能给出一个理性全面的解读。所以呢孩子有情绪生气的时候,不要上去先给他讲道理,这时候孩子听不进去,得先让处理情绪的右大脑平静下来,负责逻辑的左大脑才能好好工作。
具体方法如下,
1.重复孩子的话,让他觉得被接纳。
2.遵循孩子的内心引领。玩的时候他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甚至陪伴他生气。
3.映射孩子的感受。用心猜孩子的感受,并且说出来。“我看到你有点生气了”。能让孩子进一步确认自己的感受。
4.要给孩子选择。让他从选择中得到掌控感。比如早起衣服备两套,吃饭筷子备两付。
回家开始用老师教的方法去陪伴四岁的熊儿子,每次大概七分钟。刚开始是在孩子情绪不稳定时,就想起老师说的,去重复他的话,发现用映射法说出孩子的情绪时,抚平情绪的效果最好,前提是语言要准确,表达要到位。
今天回家时,看见儿子正玩拼图游戏,从食道、胃、肠一点点拼,中间有个小点拼不好,眼看着他开始脸红脖子粗“这个怎么回事儿,气死我了”,我赶紧说“我看到你有点儿着急了”,空气凝固了三秒,画面似乎定格,之后他然后嘴巴里嘟哝了几句,继续拼,我松了一口气。一会儿又拼不上了,他出手把拼图框掀起,套在头上来回拉,我说“你看到你有点生气了”,在他沒继续生气的情形下,我又试图给选择,“是继续拉拼图框,被扯烂再也玩儿不了了,还是把它拿下来,你走开一会儿,再回来玩儿”?他不理我,但沒有再扯。
第二个七分钟,继续拼图,他又生气了,抱着胳膊叹气,我效仿,他更大声叹气,我也叹气,他沒看我,但明显不怎么生气了,又继续玩儿。
拼图过后,他跑去看书,过了会儿不知道为什么,他又跑回来故意唉声叹气说:“妈妈,你再陪我生气吧,这个好玩儿”。小脸上笑咪咪起来。
这几次沒能用上游戏牌和他玩儿(游戏牌当成生日礼物送给小朋友了,家长很喜欢)。如果能用上会更好,游戏牌上的情绪标签丰富,可以教孩子认识情绪。另外陪孩子玩儿前忘了说“你要保护自己,保护我,和保护东西”下次补上哈。
还想起老师说,孩子高不高兴是他的选择,如果我们把这个当成目标那么少不了会焦虑。我们能做的是去关爱孩子,关注他本身而不是急于去解决问题,我们要相信孩子,在他冷静下来后,有能力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