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谈了谈我心中的摄影之“道”,即审美。(虽然是上一期但是已经过去3个月了啊!在此表示对作者的强烈愤慨)
上期传送门:随笔型摄影指南(一):摄影的审美内核&审美的迁移能力
这一期谈谈我认为联结“道”与“术”或者“法”与“式”之间的一条通途,就是题材与风格。(下一期我们开始谈论纯粹的“术”,其实很多同学最在意的应该是术吧,毕竟术是可以直接学习,显著提升的,而审美什么的是需要积累的。)
上一篇中也提到了,最早当然是用手机拍照。在我上大三的时候,用的手机应该是三星note3,有一次和女朋友去北海-故宫-景山游玩,拍摄了这样一张照片:
首先忍不住吐槽一下,如果作为人像照,这个角度和人像位置多半是不合格了,左上和右上的暗角又是怎么莫名其妙出现的啊?明明是用手机拍得而已。。。难道是因为胡老板用的这个“带着蛋蛋的忧伤紫色贵族般忧郁的滤镜”导致的?而现在做穿搭的胡老板,当年确实也穿过这么奇葩的颜色啊!右脚的保暖裤还缩上去了露出了脚踝啊喂!画面远处竟然还有“禁止垂钓捕鱼”的标志是要闹哪样啊?哎,还真是拿当年的我们没有办法呢。。。(这段中二么?)
但是,我仍然忍不住要说,这是一张好照片。
当时拍摄的时候,胡老板只是往柱子旁边一站,然后摆出了一个游客照的造型。我说,你把头靠到柱子上,就像在听它诉说什么一样。摄影生涯第一次指挥模特get,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呢,看来我真的是天生的摄影师啊,哈哈哈哈哈。然后我默默蹲了下来,视角仰拍,把“大德曰生”也框进了照片。
《易》中有“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所以路过的时候,我就被这个牌楼浩瀚博大的基调吸引了,决定在这里拍照。而背景中一条护城河之隔的故宫,以及当时日薄西山的光景,我脑中自然而然的想起李白的一首词(是的,你没看错,神一样的李白是写过词的)“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彼时彼景,真的和这首词完美适配。加入了胡老板, 连这首词的上半阙也能适配“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于是我说,你靠上去听听吧,听什么呢?也许是阴谋阳谋明争暗夺的皇权斗争,也许是四海宾服万国来朝的盛世气象,也许是安定门外凯旋归来的马蹄与脚步声。这些逐渐褪色的画面与泛黄的记忆,随着一个现代人静静地聆听,变得鲜活起来。
于是在拍完这张照片之后,我突然知道了自己喜欢拍什么,就是人与建筑的结合。
人与建筑在一起是很难拍的,首先中国的建筑都偏向“高堂广厦”,所以比较高大,人物很难合进去。所以在器械上最好选用广角镜头,这样同时框进人和建筑比较容易。但其实我一直也还没配备广角焦段,勉强说有的话就是24-70 2.8L这个镜头可以用24mm焦段。。。毕竟胡老板是要拍穿搭的,为了配合她我也只好优先补那几个人像定焦。。。自己拍建筑的爱好只能往后放放了。哎,说到这里,把女朋友的需求放在自己的艺术表达之前,这也是通过拍照哄女朋友开心的核心奥义之一了!你们不是想学怎么给女朋友拍出好看的照片吗。。。这个心态是首先要学习的核心。。。
不过其实在没有广角帮助下也可以拍人和建筑的和谐共存,在建筑方面可以选择精巧矮小的建筑,这点在江南等南方地区尤其适用;在技术方面,主要借助“错位”和“局部”这两种技巧;在审美观念上,要理解建筑物的气质和对称性等特点。
哎,因为懒,因为认真工作无法自拔,所以经常拍了之后没时间好好修,尤其是出去旅游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回来。这张照片至少应该给人脸补补光的。不过不影响我要说明的问题,南方很多地区的建筑都普遍使用黑瓦白墙的色彩搭配,而且南方的院墙也很有意思,是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不像北方的院墙都是等高齐平的。所以当你遇到“天青色等烟雨”这样的天气时(其实这种天气挺常见的),以阴天和黑瓦白墙为背景拍摄,就会拍出照片这样的感觉,那些白墙隐在了阴天的颜色之中,只留下黑瓦构成房檐的轮廓,就像司马相如描述美人的名句“眉如远山含黛”。
用建筑和摄影两种艺术形式,来体现文学艺术的美,这可能就是我自己追求的题材和风格。
上面这张照片,人和建筑基本在一个平面,但并不觉得人过于渺小,建筑过于高大,这就是我之前说的,江南建筑适合与人合影的天然优势了。
到了江南,不得不拍的建筑形式就是园林。相对于北方的皇家园林粗犷豪迈的路线不同,南方园林都是精巧细致的。“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惟有园林》,所以在拍摄园林这种建筑时,也以拍出这种弦外之音的不尽之意为目标。在手法上,我想到可以用引申之意,如第一张图,石阶向上攀援,让人联想到图中人物是要登假山,或是登楼,进而想到高处的风景与人物的心情,是“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的登高,还是“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的登楼呢?第二张图大概用犹抱琵琶的藏露之法,镂空的窗后面还能看到“禅房花木深”的一角,以此引发观者对园林的想象。
对于正方形或者圆形外观的建筑,用这个角度拍摄会很犀利。虽然这个建筑也非常高大,但是可以使用错位的方法,说白了就是近大远小嘛,人离镜头近,建筑离镜头远,所以就不会显得大小悬殊了。这个位置本来是想让胡老板做一个一甩头,头发飞扬起来,然后眼神犀利的看向镜头,武则天般霸气侧漏的姿势。但是显然胡老板不具备这样的演技啊。。。
至于为什么觉得适合这样的姿势呢,大概是因为所有北京的皇家建筑,都能让你联想起一个词——权力。
至于局部的方法,就简单很多了,基本就是“术”的问题了,可以抛弃建筑整体的造型和风格,只要局部的色彩和画风与模特一致就好了。比如上面这张图,模特的画风和这个墙与窗户的画风吻合,色彩也与墙体配合,与窗户反差,加上右上窗户开了一角,一切都很棒,咔嚓一下就好了。
这一期讲了我最最喜欢的拍摄人与建筑的一些心得。再次说明,我也只是在摄影这条路上秉持着快乐第一的心态逐步摸索的一个小学生而已。最后仍然要重复上一期的那句话:在艺术创作上,我还是秉承华晨宇的一句歌词“管你什么看法,我有我自己的表达”。所以小伙伴们适当扬弃别人也包括我的经验,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才是最好的。
下一期会讲纯粹的术,也就是怎么把姑娘拍得好看,这样一个简单又朴素,也是所有直男都最需要了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