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话,至今依然震耳欲聋。
而近年的“芯片之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更使一些“数理化偏爱者”似注入鸡血,批判起语文来,大有替天行道的气概:“世界要发展,还得靠科技,科技靠啥,当然数理化,而语文那玩意,尽玩文字游戏,有屁用!”
语文是否有屁用,我不敢说。但据我十几年前的研究,语文和屎尿还是有关的。那时候,科技不如今天进步,厕所还没有男女图标,只有文字。一位不识字的老乡来宁投奔我,来到某公厕门口,看着斗大的两个字,不敢妄进,生生让屎尿污染了裤子。
语文除了与屎尿有关,还关乎性与情。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篇和数理化公式绝对无关的情书,可以猜一猜,这出自何人之手?
“我亲爱的玛加丽塔:我不能接到你的信,你无法收到我的函,我们不能了解彼此的近况。我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解决个这棘手的问题。尽管人们都称赞我聪明睿智,但我对此却束手无策。目前,我开始阅读一本有关魔法和预测的书。它使我确信,冥冥之中有魔鬼夹在我们中间,弄丢了我们的鱼雁传书。但愿在家乡宜人的风光中,你能过上称心如意的生活。我一切都好,工作非常顺利。我躺在沙发上,叼着你送的烟斗,如水夜色中,我用你心爱的铅笔奋笔疾书。祝一切好!吻你!你的A·E。”
这是爱因斯坦写给恋人玛加丽塔的情书,您猜到没,怎么样,文采不错吧,是不是没想到,这位科技天才,语文原来也很棒?
当然,语文的作用并非仅和屎尿、性有关,它的作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简历、检讨、报告、总结、新闻、广告、写作、影视........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是语文。
而且学好语文,是学好其他所有学科的基础。
所有的学科,都需要强大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越到高层次的学习,表现得越明显。大量的学术论文的阅读和分析,总结和提炼,都需要强大的语文的功底和能力。
很多高水平的科学家,都会承担一些基础科普读物的写作,把自己的学科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表达,讲解给普通人。
诸如中国古代的张衡、沈括,他们可都是著名的科学家兼文学家。再如生物学家达尔文写出《进化论》,昆虫学家《法布尔》写出昆虫记,政治家丘吉尔写出了《不需要的战争》,获诺贝尔文学奖,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写出《时间简史》。近年很火的科幻作家刘慈欣,也是一名机电专业的理科生,这些都是科学家们扎实的文学功底的体现。
当然,语文作用远远不止这些,语文联系着广阔的现实生活,联系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乃至一个民族的生态、心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特征。
它最大的作用是滋润我们的人生。
下面且以那些“数理化偏爱者”极其厌恶的“国学”来为例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该像天体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周易》)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周易》)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尚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礼记》)
“不怨天,不尤人。”(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论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孟子》)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又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孟子》)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做人做事当脚踏实地去做,而不要去与人争强好胜——《老子》)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高雅、放浪不羁之人往往得不到世人的认可;得到世人普遍认可的,被世人称颂的,往往都是些名不副实之人。——《后汉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灭于不经大脑的随性中。——韩愈)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者而取之;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为我用。——苏轼)
由以上观之,学习语文还是有屁用的,而且这个屁还不小。就空间而言,此屁响彻了中外各个角落;就时间而言,此屁穿越了古今所有生活。
那么,为什么那些“数理化偏爱者”对如此巨屁充耳不闻?
一言而归纳,孤陋寡闻,一知零解。
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识字的层面了,如果再深入一点,谈起国学,他们就想到了《弟子规》、《三字经》、《列女传》等一些启蒙读物,以及一些被所谓大师阉割并曲解的国学经典。无知者无畏。
关于语文学习,我有几点建议。
其一,学习语文的目的绝不是只为了识字,并非为了眼前的功利目的,而是有远大的目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滋润我们的人生。
而学好语文的最主要途径便是阅读。学生一定要走出单纯的学习课本,加强课外阅读的分量。
阅读多了,识字任务也自然而然地解决了,理解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阅读和写作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提升了,智慧越来越多了,对人生的感悟也越来越深,越来越透了,真正属人的性情也培养起来了。因为,几乎人生所经历的所有喜怒哀乐,在书中,都有描述和答案。
其二,学习语文的途径在于一个字,也就是“润”。
何为"润”?雨水下流,滋润万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润”在于平时的积累,语文学习在于平时的积累,“厚积而薄发”,无声无息的,不知不觉间,已得心应手。
因此,语文学习和数理化学习有所不同。有人说,语文学习像中药滋补,疗效慢,主要治本;数理化学习像西药治疗,疗效快,主要治标。似乎有点道理。
所以,相比而言,学习语文必须有更多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心,如果想走捷径,那还是翻看《新华字典》去吧。因为学习语文如果走得急,最多也不过是完成识字任务而已。
每当看到那些企图使孩子在短时间就学好语文的家长,我就这些孩子会心生怜惜。
其三,学习语文者,切记不要长期满足于阅读通俗读物,而去多读优秀的古典作品。
现代传播手段五花八门,完全可以让一个文盲坐在一方小小荧屏前尽情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在当今话语爆炸的时代,似乎人人都变得有知识有文化。
识文断字似乎没什么了不起了,知识也不再是高深的东西,文化则蜕变为饭后茶余的消遣。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的途径实在是太多了,读书人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如果现在还有什么人以“我读过《史记》、《红楼梦》、莎士比亚、黑格尔、弗洛伊德”来炫耀于人的话,恐怕会被笑掉大牙的。
今天,可称为斯文扫地的时代,文化环境庸俗化、商品化、功利化,时代氛围喧嚣浮躁、云谲波诡。
而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们才更要学习真正的语文,去多读些优秀的古典作品。古典作品是一个民族心路历程的折射,往往很少受到商业文明的渐染,而保留了较多清明而深邃的思想,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这些作品,对于患有“近视症”“多动症”“麻木症”“妄想症”的现代人,无疑是一副难得的清醒剂和镇静剂。
文末,有件事想说明一下。
近期,关于所谓的教育教学心得,我写得较少。其中原因是自愧更爱的还是文史,对教育懂得还很浅薄,不敢班门弄斧。
但昨晚看新闻,一位网友关于“学习语文有个屁用”的留言,使我震撼,给了我启发和灵感,竟引我一时手痒,又“好为人师”,乱涂一文,后悔不迭,姑且暂将它扔在“教育教学”类文章中充个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