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这本书,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战国七雄明争暗斗,外交活动十分频繁,于是有一大批纵横家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往来于各国之间,或缔约、或求援、或离间,精彩纷呈,大家熟知的苏秦张仪就是活跃在这一时期,其中一些游说之术非常高明,即使现在来看也很值得借鉴,今天咱们就一起具体分析其中的一则故事,两个能言善辩的人为了打击对方计谋环环相扣,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化解的,学习说服别人的说话技巧。
背景
先秦说一下故事背景,战国七雄中秦国国力强盛,当时的国君是秦惠王,张仪和陈轸都是有名的纵横家,两人都在秦国共事,但是这两个人是一对冤家对头,张仪经常在秦惠王面前进言中伤陈轸,想让秦惠王赶走陈轸、但都被陈轸巧妙化解,这次张仪又想出了一条毒计。
经过
张仪对秦惠王说:“陈轸经常出使楚国,结果楚国和秦国关系并未改善,只是对陈轸越来越好了,所以陈轸都是为自己打算而没有为秦国着想,日后陈轸肯定会叛逃到楚国去。”
咱们先看看张仪这番话,大家都知道,当一个人说话七分真三分假的时候往往是最难判断的,何况张仪说的前半部分确实是事情,让后面的推测部分显得也有理有据,由不得秦惠王不怀疑。
陈轸是这样应对的:“楚王对我好这件事天下皆知,如果我被驱逐肯定会去楚国,但是大王你想过为什么楚王会对我这么好吗?以前伍子胥尽忠吴王,于是天下的君主都希望得到伍子胥这样的人才。孝己对父母至孝,人们也都希望有孝己这样的儿子。如果我对大王不忠,楚王又怎么会希望得到我这样的人呢?要是如此忠心还被遗弃,那只能去楚国了。”
陈轸的对答非常有水平,他如果直接为自己辩解很难有说服力,毕竟事实摆在眼前,陈轸实际上用了指东打西的技巧,先是用伍子胥和孝己举例说明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会被君主和天下人喜欢,接着让秦惠王换位思考,如果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怎么可能得到君主的青睐,从而反证自己对秦王的忠心。这一番话看似简单,实际上理据充足,将张仪的推测完全驳倒,赢得了秦惠王的信任。
张仪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次更加歹毒,对秦惠王说:“陈轸在秦国做官,却经常将秦国的机密透漏给楚国,完全是为了楚国着想,你不信的话,可以驱逐他看他是不是会马上去楚国。”
看上去张仪的话毫无道理,其实张仪这是结合自己的处境说出来的,当时秦惠王对张仪非常信任,张仪利用这点攻击陈轸,是想事后以结论推断动机,因为陈轸是亲楚派,如果被驱逐了一定会到楚国,张仪就是算准了这一点。
陈轸这次依旧对答如流,首先承认了自己如果被驱逐一定会去楚国,然后解释和上一次其实很相似,只不过这次举了一个更有趣也更有力的例子。陈轸的举例是这样的:
有个人娶了一大一小两个女子,有人诱惑那个年长的,受到责骂;接着诱惑那个小的,小的就答应了。后来她们的丈夫死了。旁人就问你想娶哪一个?这人说娶年长的。旁人说年长的骂你,幼小的顺你,你为什么还要娶年长的呢?这人回答:别人的妻子,我希望她们答应我的要求到了我的妻子,我当然希望她们去骂别人。
陈轸最后才说,我要是真的如张仪所说经常泄漏机密,楚王怎么可能接受我呢。
两次来看,陈轸的说话技巧重点在于换位思考,这也是谈话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技巧,当我们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说,千万不要光顾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这样很多时候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要试着引导对方换位思考,至于怎么引导,也可以学习陈轸的方法,举一些有趣而且有道理的例子来进行话题转化,这样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结
其实关于陈轸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著名的画蛇添足、卞庄刺虎,这些都说明了此人能言善辩,而且善于通过举例来进行对比,让对方换位思考,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些技巧,大家在现代的生活当中也可以一试,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