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复杂的组成,矛盾的结合体,现实中几乎不存在所谓理想人格。这点在历史和文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文学虽为虚构,其诞生的初衷却是为了反映人性)。
在着手厘清当今现实下儒家思想和“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对现实是否存在以及存在怎样的指导意义前,我们先来讨论它们的本质,即“是什么”的问题。儒家它是一种哲学吗?是一种宗教信仰吗?是一种指导生活的理论吗?
首先,如果说儒家是一种哲学,那它肯定称不上传统意义上的一套哲学理论,因为它虽然抽象,但既不包含一套逻辑自洽的世界观,也不包含对事物本质不断加以深刻质疑的传统和思考方法,更多的是一种浅尝辄止的尝试。也许可以算是更广义的一种哲学——一种实用主义哲学。
再来看,儒家的本质是一种宗教吗?从曾经存在过的形式上看,儒家确实曾扮演过宗教的角色,也曾存在过极为死板的教条主义时期,作为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流甚至唯一和帝王施政的工具。但从另一个方面讲,儒家的先贤不同于主流宗教大多产生的偶像崇拜,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都曾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存在,其言行都有着确切的书面记载。儒家也同样没有神职人员和神职机构。最为重要的是,未曾产生一个强势而独立的信仰中心。
最后,我们来看它是否算是一种指导生活的理论,这也是现代文化中儒家的主要地位与最常见的态度,但纵观历史和儒家的整套思想体系,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内涵大大超出了这个范围,其中既包含抽象的形而上内容,也包含对更广大范围——如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礼仪、宗法、外交——的宏观指导,尽管其原则不变。
综上所述,儒家的本质似乎三者兼有,却又都不尽然。而在三者之外又有着无穷无尽的外延。
最终我们会发现,假若将贯穿中国两千多年历史的儒家其本源、发展、变迁与当代意义视为一个整体,静态的审视。那么,我们将会发现这个包含无数历史意义,表现形式无比驳杂的庞然大物完全无法精确的定义和形容。归根结底,我认为这是由于在中国历史上一段悠久的时期,儒家也好,儒术也罢,主宰并囊括——或至少是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甚至政治制度、审美观念和民族性格在内的一切,并以此渗透到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自董仲舒在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所有朝代都或多或少的有它的影子。而由于它的内涵太过深远与广大,与整个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所有部分都有所关联,故此无从加以定义。
最后,我想我们也许应该换一种看待儒家的方式,与其徒劳无功的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不如采取变化的眼光,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儒家与时代背景和相应的史料结合来开,也许更能带来建设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