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阿喵来找我,一见面就哭了出来,因为男友提出了分手。
“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他还要和我分手?”
听到这句话时,我心里咯噔一下,问,你为男友付出了多少啊?
阿喵情绪特别激动地控诉道:“我几乎能付出的都付出了好吗?我隔三差五地送他礼物,逃课陪他去自习,还帮他洗衣打扫整理内务……而他呢,竟然说我没必要对他那么好,他很累,觉得配不上我,还是分手好了。对男朋友好难道有错吗?”
此时,我已经明白阿喵的男友为什么想要和她分手了。
因为,阿喵的付出感太强了。
莫泊桑说过,爱情是生活中唯一美好的东西,但却往往因为我们对它提出过分的要求而被毁坏了。
付出感太强的人,往往也是一段关系里的“付出者”角色。他们习惯于以自己的付出为条件去绑架恋人,要求恋人付出更多,渴望自己能得到更合理的回报。
在发生矛盾时,他们也总会觉得是对方的错,因为自己是付出的一方啊。
这无异于是以付出感为紧箍咒限制了恋人的自由,时间久了,付出者心力交瘁,接受者则感觉欠了一堆债。
付出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补偿心理,但不代表着是可以任其发展的。
如果你不加以约束自己的付出感,那就会对别人产生过高的期待,最后因为实现不了而怨气冲天,慢慢就会变成一只无人敢靠近的刺猬了。
02
和付出感太强的人相处,也是很累的事情。
对这点,很多中国父母的子女应该深有体会。
他们经常会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
“我花了那么多钱来让你去补习,你就考出这个成绩?”
“我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你就不能像隔壁家的小孩一样乖?”
“我砸锅卖铁地供你上大学,你现在竟然要去外地工作?真是白养你了。”
“你要是还当我是你爸(妈)就好好地去相亲。”
无论内容是什么,表面上是父母对孩子恨铁不成钢的爱,其归根结底的思想就是:“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一定要听我的话。”
我的朋友大力,在高考后义无反顾地填报了千里之外的大学。他说,父亲每次和自己吵架后的口头禅都是:“我从来没打过你,你想要游戏机我也二话不说买给你了。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还想怎么样?”
“我真的很烦啊,所以决定要离家远一些,可能以后也会留在这边工作吧。”
那些被付出感来激励长大的孩子,总会觉得喘不过气,以至于长大后不惜一切代价来逃离父母的掌控。
而他们,也容易因为自己配不上父母的付出而歉疚,不断自责,难以活得快乐。
比如因为一次考砸而选择自杀的的孩子们,遗书里往往都会有一句“爸妈,对不起,我没给你们争气。”
多沉重的话语啊。
我相信,很少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吧。
纪伯伦的诗《论孩子》有这样一句话:“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对孩子的付出感越弱的父母,越能纯粹地表达亲子之爱,对孩子的人生越会少很多一厢情愿的期待,自己也越能幸福地享受养育孩子的过程。
03
无论是好的爱情、亲情还是友情,都容纳不了付出感太强的人。
任何一段亲密关系里,如果掺杂了太强的付出感,那总有一方因觉得自己牺牲了很多而感到不平衡,另一方则因对方的过度付出而感到负疚和被控制。
“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这句话,很多人都不喜欢听。
必须要承认,对付出感的把握是一门学问。
我觉得,在满足自己存在感的同时又不让对方感到负疚和有压力的付出才是健康积极的,反之只能叫做绑架。
该怎么去把握自己的付出感呢?
首先,不要强迫自己去做不快乐的付出。
当你无法从一段关系的付出中得到快乐时,一定要停下来问问自己:我是因为什么去付出?这样的付出是不是让自己很累?它到底值不值得?
其次,想清楚自己在一段关系中的真正状态再去付出。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感情中的妥协和付出都是需要建立在尊重与沟通的基础上的。”
你要清楚,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地位是什么?你是否愿意为此付出,愿意或不愿意付出的原因是什么?
同时,如果可以,你也要想办法去了解对方对这段关系的认同程度,愿意付出的程度及接受的底线是什么等等。
如果只是泛泛之交,你却像对待知己那样推心置腹,别人自然对你敬而远之。
如果只是普通朋友,你却像对待恋人那样亲近甜蜜,别人自然吓得落荒而逃。
不同的关系就像是不同的领域,如果不越界,就能维持住熟悉的规则和关系。如果越了界,那原有的规则和关系就不一定起作用了。
总之,平衡的付出与接受才是亲密关系的和谐之道。
你好,我是成长中的王小青,很高兴认识你。
如果觉得文章还不错,请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