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论大小,总会在他成长过程中犯一些错误。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想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批评教育。可是批评真的能解决问题吗?真得能让孩子接受并下次不会再犯吗?
另外,当你在批评的时候,有没有留意他的表情,他的态度。他真的在认真听你说教,接受你的批评吗?
我想,应该是不会的,一般这个时候,孩子都会找出很多理由推卸责任,或是即使表面上承认了错误,但心理却是抵触的。其实这些都是本能的反映,大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记得在一次家教课上,老师让我们各自分工,分别扮演不同的家庭角色,展现了一个家庭生活的场景,让我感触很深。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姐妹两个在客厅里尽情的玩耍,不小心把一件很贵重的花瓶碰掉到地上,花瓶立刻碎了一地。这时候,一位传统的妈妈愤怒地走了过来,她看着地上破碎的花瓶,大声的吼道:“你们两个怎么回事?怎么把花瓶打碎了呀。你们知道这个花瓶有多贵重吗?快说,谁干的?”
两个孩子吓得惊慌失措,都不愿承担责任,姐姐说是妹妹,妹妹却说是姐姐。妈妈在一旁气得咬牙切齿,正准备严厉罚款。这时候老师叫停了下来,让刚才的情景再来一次,请第二位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的妈妈上场处理。
这位妈妈首先没有关注地上的花瓶,而是问:“怎么了?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受伤?”孩子很吃惊,妈妈没有首先关注花瓶的好坏,而是在关心他们有没有受伤。她们感受到了妈妈的爱,都羞愧低下了头,并主动承认了错误,没有再推卸责任。
妈妈又接着问道:“噢,是这样?那现在该怎么办呢?”通过这种启发式的问句,孩子们开始关注于怎么去解决问题。后来孩子们自己想到了解决的方法:大女儿说首先要把碎片扫起来,把客厅打扫干静,二女儿说我可以帮助姐姐这样做。
妈妈很高兴的点了点头,又问道:“你们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大女儿说学到了以后不能在客厅里激烈的玩耍。小女儿说以后在摆放贵重物品的地方玩耍都要特别注意。
两位妈妈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处理方式,也得到孩子们的不同反映。谁做的更好,我想大家也是一目了然。
前段时间,我们家也出现了相似的事情。女儿买了一份水果小蛋糕,放在桌子上,准备明天早上作早餐吃。儿子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上面的水果都给吃了,女儿发现后,特别地生气,一脚把儿子摆好的积木踢得四处乱飞。
儿子似乎也认识到自己错了,竟然没有哭,然而女儿仍然不依不饶,无比气愤。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没有立刻呵斥他们,更没有说出姐姐你大,你应该让着弟弟之类的话。我很冷静地把儿子拉到一边,温和地对他说:“宝贝,我想你一定是不知道那是姐姐的早餐,才那么做的,对不对?”儿子默默地点点头。
我又接着说道:“你看,姐姐的早餐被你破坏了,现在该怎么办呢?”你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思地说道:“妈妈,我想到一个解决办法,可以自己再做水果在上面,让它恢复原状。”
“嗯,这个方法不错,刚才上面有哪些水果,你最清楚,你一定可以让它恢复原状的。”我摸着他头,笑着说道,“还有,你可以找爸爸帮忙。我和姐姐出去洗澡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一个和原来一模一样的水果蛋糕。”
儿子高兴的说道:“好的,我一定可以做好!”我又和老公交待了一番,就和女儿出门了。女儿一路上还在不停的报怨,她认为弟弟不可能那么做。可是我告诉她,我相信弟弟一定能做的很好。
当我们洗完澡敲开家门的时候,儿子兴高采烈地跑过来拉着姐姐去看他的杰作。果然,小小蛋糕上整齐的摆放着几种水果,有苹果、草莓、香蕉、圣女果,还有巧克力末,老公说这些都是他们一起去超市买回来做上去的。
女儿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这时儿子一把抱住女儿,恳切地说道:“对不起,姐姐,我真不知道那是你的早餐,下次绝对不会再吃了。”
女儿也搂住儿子小小的身体,眼中闪着泪花。我和老公看着这样的场面,相视而笑。
儿子通过这件事情学会了怎样去弥补错误,怎样去解决问题;女儿也在这件事情上学会了原谅,我觉着这是最好的处理结果。
孩子犯错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不要一味地批评说教,那样不仅会适得其反,或许还会让孩子生出报复心理。
首先,要积极暂停,让彼此都冷静下来,并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让他明白,你爱他胜过一切价值连城的物品。
其次,通过启发式的问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补救的措施,这不仅培养了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的品质,更是对孩子一种能力的培养。
第三,通过启发式的问句,引导孩子要在错误中学会总结,怎样杜绝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种让孩子自己参与进来处理犯错误的方式,他们很乐意接受。它不仅没有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而且,诚实、冷静、担当、能力也都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养方式中被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