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海比特
年初兴致勃勃的订各种计划,实际到每月回顾总是发现自己计划还是只是计划。今年通过微信增加了各种学习群、微信公众号,准备进行碎片化学习,到头来却发现只是自己的时间被碎片化了。6月底,原计划是要开始进行微信上的断舍离的。退掉持续有分享但是自己从来不看的群,取消关注好久没有吸引自己文章的公众号,这些除了让自己持续的有愧疚感,并没有太多的帮助。
最先是看到了三七二一的活动。刚好确实最近工作上异常的懈怠,所以尝试着想通过同侪力量驱动自己承诺更新动起来而加入三七二一的活动。先是惊喜的发现原来是永澄老师组织的活动,其次是活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运营的实力和努力,再看了海比特训练营活动介绍之后,了解到整个活动的时间安排,还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了。
参加的目的其实谈不上有很具体的期待,更多的还是希望借着这个活动,打开自己,更好的和自己对话,�找出自己延怠的问题点在哪里。
收获
因为开课时间是晚上八点,所以每次都只能听回放。而且其实自己在学习中一直有一个问题:不愿意开口问。所幸的是,每次群里的答疑有许多小伙伴愿意打开自己分享自己的疑问,而在老师的一问一答中,对我也是很有启发的。
在持续的五天训练推进中,我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
- D1,我在书写榜样的时候很困扰,想好久都写不出来,最后写下来的是自己一直关注的一些知识管理达人、生涯导师,这固然跟我自己关注的领域有关,但是也暴露了我很大的问题——小聪明的满足让我缺少了对大智慧的追求,过分自我容易满足,对很多别人的优秀之处视而不见。
- D2,在第二天的精选时,其实我还没太进入状态�,包括目标的设定也是最后受老师说的'我们想要培养的习惯,应该是跟目标有关,一旦养成,其他技能也是能够同时提升”的启发,想起自己延怠两年的论文。本来4月份就准备要写,最后被自己各种借口往后无限期押后,深究自己内心其实是有点憋不出字来的感觉。�也许天天练笔真的能够驱动自己把论文给整出来?于是我挑战了一把,将自己今年的目标定为了完成论文。
- D3,通过从目标、元习惯、表层习惯的层层分解,我深刻体会到老师元规范的力量:要达成每天至少输出一段心得体会的习惯目标,我需要充分发挥以下三条元规范,“积极主动”的思考,而且要“刻意练习”去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最终积累形成自己的“作品声音”。
- D4 规律的力量。过往制定的很多习惯养成计划,是充满了逆反和压迫的,所以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内心会形成抗拒的阻力,所以既难以达成,且极易瓦解,需要预留弹性及不断增加乐趣、价值以及一定的奖励激发。
- D5在最后一课作业的时候其实已经很轻松了,通过弹性计划的制定让整个习惯养成变得可执行可实现可衡量,而且补充的价值认知和保障措施可以更加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