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会”是我们老家的一个俗称,但是用普通话怎么解释,我也说不大清,那我们就暂且以为普通话应该也是“赶会”吧。
“赶会”一般包括三部曲,“买东西”、“走亲戚”、“听唱”。所谓的“会”,就是一般以村子为单位,每年一般有一个固定的日子,周围三里五庄十里八乡的卖东西的都会统一到这个村子里集中摆摊,包括各种各样的衣服料子啦、家居用品啦、点心蔬菜啦等,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在“会”上买不到的。“赶会”和“赶集”不一样,“赶集”一般是固定的商铺,谁家卖什么、谁家在哪里都是事先知道的,我们买东西的目的性也就更明确些。而“赶会”上的都是随机摆的摊,你根本不知道前面会遇到卖什么新奇玩意儿的商贩。如果说“赶集”买东西的目的性明确些, 那“赶会”买东西就随性些了。另外,在“会”上买东西一定得有“还价”的本领,卖家一般也会多喊几块钱,买家则会一次次出价来试探卖家的底线,最后买家出一次价,说如果卖家不卖的话就佯装要走,如果这个价格是卖家可以接受的,他就会拉住买家说好了好了,你可是真会还价啊,我你就当交你这个朋友吧,下次遇到多照顾下我的生意,然后皆大欢喜。如果没有这个过程,双方都不大痛快,好像缺了什么环节一样。
其实“赶会”买东西还是次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走亲戚”。一般来说,比如今天是这个村子每年的例行大会,那这个村子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待客”。所谓的“待客”就是在这个村子大会的这一天,每家每户的什么七大姑啊八大姨啊所有沾亲带故大人小孩的都要来做客,而主人家在中午这餐就要准备丰盛的菜来招待客人。招待的大多是八个菜,还有一个汤,当然少不了还有必备的馒头。一般在大会的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几桌子菜,才够招待所有的亲戚们。做客的亲戚当然不能空手来,都是要带礼物来的。印象中小的时候大家都是骑自行车去,前面带一个娃,后座还有一个娃,带的礼物多是一些点心啊什么的,主人家也不会全收,一般留下一些意思下,还要剩一些给捎回去,我们叫“折篮”。记得小时候就是这样坐在爸爸妈妈的自行车上走亲戚的,有一次在自行车前面大梁上坐着还被翻沟里去了。还记得每次六月十五去四姨家赶会回来总是走到半路下暴雨,淋个落汤鸡回来!
“大会”的 这一天一般是这家最热闹的一天,甚至比过年还热闹,这也是除了过年外亲戚们少有的全部聚在一起的机会,大家家长里短的仿佛有无穷无尽的话题可聊、“赶会”是一个增加亲戚互相走动的很好的“借口”,也是一条很好的纽带。
“赶会”除了“买东西”和“走亲戚”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就是“听唱”,其实所谓的“听唱”就是“听戏”。几乎每个有“大会”的村子都有一个固定的戏台,这个戏台在一大片的空地上,每年到了快大会的这个时候,这个村子提前三五天就开始准备搭戏台,请戏班来唱戏,一般是从大会的前两天开始一直唱到大会结束的后两天,晚上还有“夜戏”。请戏班的钱多是村民摊的,也有是村里某户有钱人家捐的,还有就是某户人家许了什么愿,给村里捐几场戏。一般戏台搭起来后,就会有卖东西的陆陆续续过来,“大会”前两天多是卖肉的卖菜的,因为主人家要为“大会”这天的大餐做准备。“大会”后的两天多是卖小吃或者小孩子玩的东西的,因为“大会”后只有老人和小孩还会过来“听唱”,老人一般是真的为了“听唱”,小孩大多就是为了热闹与好玩儿了。因为“有戏”,一般出嫁的闺女在她们这个村“大会”的前几天会提前接自己的爹和娘过来住几天,来“听唱”。如果没有亲戚在这个村的,周围三里五庄哪些热爱听戏的老人也会自己带个小马扎走来或者骑个自行车特意来“听唱”。一般一听就是一天,中午就在戏台边上随便买些东西吃,也有些会有家人送饭过来。
也不是所有的村子都有“会”的,我们村子可能是因为村子太小还是什么缘故,没有专门的“会”。像我们这种没有专门的“会”的村子,就会“蹭”旁边村子的“会”,所谓的“把个会边”。也可能是亲戚互相走动的借口吧,我们在你们“大会”的时候去看了你们,你们好像也要找一个理由来看我们一样,即来而不往非礼也。
我们村小时候就是蹭的旁边村子的“会”,我现在还记得那天是农历的二月十五。我们早早的就会盼望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家里会提前准备很多好吃的,亲戚们也会带来很多好吃的,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去会上买很多好吃的,而小孩子的欢乐大多与吃有关。爸妈会早早的把待客的菜准备好,将家里打扫好,我们还会提前将姥姥接过来,姥姥可是个“戏迷”,很喜欢“听戏”。记得有一次我们这儿快“会”的时候,妈妈派我们一大群姑娘拉了个车子去接姥姥过来,我和两个姐姐,三个堂姐就拉了个“拉车”浩浩荡荡的出发了。到了姥姥家后,妗子(舅妈)做了一大锅的“滴溜”(像凉粉一样的东西)给我们吃,凉凉的滑滑的可好吃了,感觉在以后的日子里好像再没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了。我们一大群小姑娘吃完一锅的“滴溜”后就拉着姥姥去我家了,从姥姥家到我家大概也就3公里左右。还记得我拉车送我姥姥从我家到戏台去听戏,姥姥一般都会给我2块钱让我去买东西吃,那时候2块钱对小小的我可是一笔不小的巨款,每次都花不完,还会剩下一些攒起来。因为每次送姥姥去“听戏”,耳濡目染的,我也了解了一些戏的大概内容,不过现在大多都忘记了。只隐隐记得姥姥最爱听“大平调”,还有什么“薛平贵”啊、"陈世美”啊、“杨三姐”啊,戏里好多的故事。很多时候唱来唱去,很多都是重复的, 可是姥姥还是那么爱听,每次都听得聚精会神的。小小的我就很纳闷这样重复的听有什么意思呢。后来我慢慢的明白了,姥姥听得应该是那份热闹吧!
除了家里有数不完的好吃的之外,小孩子最兴奋是可以在“赶会”这一天名正言顺的向父母要零花钱,和小伙伴一起结伴去“会上”买好吃的。一般父母都会给一块钱,最多给两块钱了不得了,这也够花了。我们也买不了什么神奇玩意儿,最多也是什么“火鞭糖”、“花鸡弹”、“棉花糖”这些一毛两毛的东西。即使什么也不买,去“会上”来回挤那么一两圈也是好的啊!记得有一次“赶会”之前没有找到妈妈,便找爸爸要钱。爸爸一下子给了我五块钱,五块钱,天哪!这可是五块钱!自己乐得都不知道东南西北了,紧紧攥着手里,唯恐被人抢了去!
不知道“赶会”这个习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反正从自己记事起已经是存在的了。除了过年,“大会”这天应该是每家最热闹、亲戚最多的时候了。直到现在“赶会”这个习俗还有,只是我们已经长大,大到已经远离家乡,已很少能感受那份热闹。但即便是有时间回去,恰好碰到了家里亲戚们哪家有“会”,自己也没有了当年的那份兴奋。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当年那个有两块钱就兴奋的不要不要的小女孩,也不再是哪个可以被包容一切的年龄,那份简单的欢乐已不再。
希望这些传统可以保持,大家有“会”可“赶”,热热闹闹欢欢喜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