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能否做跨界程度高的事?
也能,但时间比上面一条要长。
不知道您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眼光独到、RP大爆发。全国各地房价高涨前靠贷款入手n套房,提前实现了财务自由;全国股价暴跌前,盆满钵满又及时抽身而退。
吃不到酸葡萄的人,往往将原因归到对方走了狗屎运。
如果有幸和这些人聊天,TA可能会告诉你,之所以在大趋势来之前,比其他人先期反应,是因为TA注意到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事物。比如当时CPI和贷款指数之间的关联变化规律(好高深啊好高深)。
有些人似乎天生具备这种能力,“将已经取得的各种经历相互联系,整合出全新的思想。他们的能力来自于更多的阅历、体验或者来自于对人生经历更多的思考”。
乔帮主把这种能力称为“整合事物”的能力,说它即是创造力。
更多的阅历来自于见多识广,涉及的面越宽,越能发现看似不关联事物之间的隐含关系链。用去年流行过的词汇说,这是一种跨界思维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一大优势在于,在大数据背景下工作,数据提供的信息对AI就是足够的阅历,通过数学模型,AI挖掘不同数据之间的关联,从而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发现规律,制定正确的决策。
过程中,采用一些处理方法,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做简化。在《数》中提到的马尔可夫链、贝叶斯网络、人工神经网络、互信息,虽然看着很专业、很学术,其核心思想都是分解和简化。
就像吴军博士反复强调的,好用的数学模型必然都非常简单,这些朴实又漂亮的数学模型,帮助机器反复训练、深度学习,最终对复杂问题,也能做出合理的反应。
跨界越多、越复杂,其数学模型的设计工作必然也复杂。开发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从想明白算法模型如何设计,到模型训练成熟,所花费的时间,必定比单一领域内创造性工作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
影响跨界AI很快应用的另一个原因来自AI投入。据说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在扫街的时候,直接通过移动互联网连到谷歌的超级数据中心,短时间内迅速处理大量数据,并对路况做快速判断及处理。
如果仅一辆自动汽车就需要动用这么大的资源。试想,AI要真正走向实用化,这条路有多长,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实现的成本。
我们怎么掺和人工智能?
普罗大众只需苦练应用技能,开发的难题交给数据公司。
前一段时间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国内知名的科技和互联网公司大咖们,把互联网定义成除水和空气以外,人类所必需的第三类生存资源。
兴许若干年后,人工智能会成为第四种。
不经意之间,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悄悄渗透到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大购物或视频网站,会针对单个用户推送感兴趣的商品及服务,3C产品(包括手机、智能手环)和家电,在明的暗的收集着用户的基础信息。
这些都是大数据的积累或应用,算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初级阶段。
但是放眼全球,尽管人工智能火得一塌糊涂,真正能把AI开发做得风生水起的,还得是资本和技术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比如google、facebook、微软、IBM...。
一方面,大数据的积累和数学模型训练,本身就是一件呈现马太效应的事,做得越早越有优势;
其次,各种开发人工智能必备的高配服务器、存储器,跟随摩尔定律和数据量激增,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银子升级换代;
再则,网罗和留住一大批致力于人工智能的顶级水平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并把持续创新的基因根植于一家企业文化中,亦不是普通公司可以做到。
所以绝大多数的人,跟AI发生关系的方式,主要就是使用它了。
例如做实体产品的企业,也许需要和开发人工智能的公司合作,为人工智能在该企业中的应用环境,包括数据采集、算法模型建立,制定相应的设计规则;
或者通过产品系列和产业链规划,在其实现硬件设备、提供给客户的产品中,内置数据采集装置,再聘请相应的数据公司做数据挖掘和分析。当然,我们还可以参与数据产生、传输中的某个环节,为AI的应用提供支持。
从工作职位上来说,仅仅适合人类做,或者仅仅适合人工智能做的事,未来并不存在。
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渐发展,人和人工智能可做事情的韦恩图集合,并集和交集的面积都会慢慢扩大。
我们需要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及时了解上述韦恩图的边界。在与AI协同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优势,而又不被其左右。
并在这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一颗终身学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