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到“知识管理”这个词,还是在4年多前。
那个时候参与一个实施方案的编写,就是为一家企业做一个知识管理系统。
近些年,关于个人的知识管理也逐渐被大家重视。
而我认为个人知识的管理和企业知识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框架其实是一致的。
最近读了一本书《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虽然讲的是企业的,但是我觉得从理解的角度可以思考下自己的知识应该怎么管。
类似于PDCA的循环,知识管理也有一个循环PSCA。
知识生成 Produce
要对知识管理,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知识的获取与创造。
获取知识指的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沉淀,形成显性的知识。
而创造是指在开展具体业务和工作中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创造。
对于大家熟悉的冰山模型我就不再赘述了。
《知识管理——冲击与改进战略研究》中倒是提出介于显性和隐性之间的一种知识类型:半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很好理解,就是已经成文的,可以直接传递和共享的知识。
就好像我们上学的时候学的课程,现在看的各种书,包括MOOC的课程都属于这种。
半隐性知识是指个人通过经验积累和自我挖掘等形式产生的隐藏于个人脑海中,但是可以显性化,能够转化为显性的知识。
就好像小婧现在在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在把自己的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给大家。
隐性知识是指个人基于经验积累、思维方式、天赋秉性等方式产生的不能显性化的知识,如个人的领悟能力、创新能力等。
有点类似于某个人的个性特征,很难被模仿,很难被显性化。
所谓最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就是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部分。
言归正传,关于知识生成的部分可以有以下获取和创造的途径。
从内部获取知识
企业内部由个人或团队实践是形成的经验或工作伙伴所拥有的并可被分享的知识,是内部知识的主要来源。
从外部获取知识
- 通过分析商业数据、行业信息和调查资料,合成知识
- 客户和竞争对手的知识
创造知识
通过与企业业务实践和研发工作的开展的紧密关联进行知识的创造。
知识积累Stockpile
信息并不能称作为知识,只有我们把它们组织起来才能称其为知识。
每个人、每个企业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进行知识的组织,并没有什么标准的知识结构。
而我认为在知识累积的过程中,应用相应的手段将知识“记录”下来,会更加重要。
就有点类似于我以前看书,不写书评,不写读书笔记,只是在看的时候有些想法,也不进行记录,单纯的想想。
过不了多久,你问我这本书怎么样的时候,我基本上回忆不起来其中的要点和我的感想了。
而当你准备去重读一本书的时候,想法有没有随着阅历积累而发生变化,也无从得知。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将知识进行积累。
对于不同形式的知识有不同的积累方式。
- 显性知识:创建“知识库”进行管理和组织
- 半隐性知识:通过“专家系统”等讨论、思考的方式进行知识的总结和积累
- 隐性知识:对于这些沉淀不下来的知识,企业也不应该放弃,你把拥有隐性知识的人管好了,不就相当于是获得了这部分知识了吗?
所以对于隐性知识,需要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激励制度。
知识交流Communication
通过直接或间接交流的方式,进行知识传递和分享,以满足不同主体对各类知识的需求。
真理是越辩越明的。
所以需要每个知识工作者(对,你也是知识工作者)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知识进行交流、讨论。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知道,可悲的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有很多东西不知道。”
知识应用Application
对知识的需求、结构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建立知识管理系统以及配套的知识管理机制,进而创造知识的“拉动力”。
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注意知识反馈,形成规范的反馈步骤,并与知识评测结合。
今天又有小伙伴在问“如何建立产品经理的知识体系?”
瞬间觉得这个问题有点大。
就好像颜渊感叹孔子的学问时所说: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不论是企业的知识管理建设,还是个人的知识管理建设,套路就是这样,具体怎么做,看你有多坚定的信念,多明确的目标了。
这是小婧今年读的第19本书,分享给大家。
小婧是一名行走在产品路上的资深业务分析师(BA),如果想与我同行,就请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