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认知偏差”的有效工具,就两个字——践行。
面对一件事情,我们的大脑会有产生相应的认知,这个认知决定了我们接下来的行动,我们脑子里面的这个认知和这件事情实际上对应的认知之间的不同,就是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和昨天讲的“认知差异”,猛一想差不多,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有一点不同的。
认知偏差,是指一件事情和我们以前认知的有不同。
认知差异,是指一件事情,我们认知的对错和深浅的不同。
“认知偏差”对应的解决方法是践行。
“认知差异”对应的解决方法是升级操作系统。
升级操作系统是一个底层建设,需要一个很长且持续做的过程。而践行发生在每时每刻,只有在践行中总结经验,才能保证操作系统的顺利升级,践行是前提。
而阻碍我们践行的一大障碍,就是我们的“认知偏差”。
当我们面对一个新知识的时候
我们会把它分享到朋友圈,刷一下存在感,或者是收藏起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另外一部分人,面对新的知识,他们会先试着去做一做,想到更多的是运用。
这里的认知偏差就是,分享及学习和应用及学习。
拖延症是一个借口
关于拖延症,有好多书就是讲这个东西的,我听过的有《拖延症》《终结拖延症》,还有很多老师在教“教你如何告别拖延症”……
又是看书,又是老师教,听着就很繁琐,笑来老师给的方法倒是简单,就两个字“践行”。看着这两个字很简单,但是这里面的难度有多大,我想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拥有巨大的执行力,想到立马去做。在我的意识中,这样的人脸皮该有多厚啊!他们为什么就有不要脸的精神,而我为什么要忍受脸皮薄的痛苦呢!这些脸皮厚的人,他们的内心是多么的强大呀!
他们敢在大学的校园里“摆地摊儿”,他们敢大胆的追喜欢的女生,就像笑来老师讲的,直接在大街上跟女生要电话号码,然后,理直气壮的把电话打过去,还把女孩她爸怼一顿……这种强大的内心和外在的不脸精神,真是令人羡慕的牙根儿直痒痒!
每一次书写,都是与自己内心的一次对话。既然说到拖延症,那这个问题就避免不了,我为什么就会一直拖延,而迟迟不敢行动呢?
我首先想到的是,古人说的那句话“三思而后行”,我好像被这句理解不清晰的古人的教诲洗脑了。做任何事情我都会先犹豫半天,告诉自己“三思而后行”。这哪是“三思而后行”,这就是一个借口。
另外一个,我想到的一个原因就是我爸,他做任何事情之前,都是小心谨慎,先想半天,生怕会出错。我妈经常说他“上一辈子被骗怕了”。
这就是我面对拖延症的一个苦恼,不是自己不想改,而是这两个枷锁,死死的束缚着自己。它就像一个习惯一样,你做任何事情,它就会从脑子里蹦出来指挥自己。告诉我:“小伙子,别冲动,小心驶得万年渡”。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在内心里骂道:“去你大爷嘞个蛋,老子就想大干一场”。结果还是咬咬牙,该干嘛干嘛去!
扯远了,这应该属于“操作系统”的错误。不过最近,通过这段时间的升级操作系统,我感觉有些改善了。当人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做事情就会变得果断一些。
而“认知偏差”在这里起的作用,就是阻碍我们去践行。当一件事情出现的时候,我们脑子里,就会把想象中的情况和实际中的情况做一种对比,认为事情比想象中的要难。面对这个难,我们会告诉自己“我还没有准备好,需要更多的准备”,“在琢磨琢磨吧”,之后,就不了了之的把事情给应付过去了……
在这儿,我不想说“三思而后行的好处”,这是老年人干的事情,我就想像孙悟空那样,大闹一次天空,哪怕碰个头破血流……这才是年轻人应该有的血性!
就像老师说的:撸起袖子,先开始着手做。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在做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真正困难所带来的忧虑,远比做事前那种思考带来的忧虑要小很多。
另外,在做的过做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真正的困难的关键点上。说白了,“开始做”就是效率最高的解决问题的手段。
一提到“注意力”我都敏感,“注意力”是稀缺资源,就像“鼓励”一样,我们应该长期持有它。如果“践行”是最高效地在利用“注意力”,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其实内心弱小、脸皮薄、优柔寡断这些都可以归结到认知上。只要换一个角度去看它,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形。
总结:我始终认为,看清事情背后的道理,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很多事情之所以做不到,突破不了,就是因为认知出现了问题。因为认知的偏差,导致我们走向另外一条道路。
如果“取经团队”,等一切都准备好再上路,他们也不会修成正果。苦难,是来渡化我们,给我们增加积分的。而唯有“践行”,才能与苦难碰面,才能全身心的与他打交道。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在告诉自己:内心不强大就不做了吗?脸皮薄就不做了吗?有拖延症就不做了吗?它们,本身就是苦难的一部分,跨过他们,就是再增加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