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每个人最初的世界观都来源于家庭,并在往后的成长中,以此为基础构建更宏大的世界;而我们在童年时被对待的方式,也将塑造我们在余生中与自己和世界相处的方式。
如果有幸诞生于幸福温暖的家庭,孩子将在人生早期获得自爱和爱人的能力,这些能力将在往后受用终身,面临人际关系和人生际遇的挑战时,也更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和回应。
但更多的人都不够幸运,需要在成年后修复童年创伤,修正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在不断调整中获得成长。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讲述了作者塔拉如何超越原生家庭的桎梏、获得重生、改写命运的故事。
塔拉在17岁之前没有上过学,后来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教育的机会,先后进入杨百翰大学、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获得哲学硕士学位和历史学博士学位,实现人生逆转。
这本书的内容源自于作者的真实经验,绝非简单廉价的成功学激励。它忠实还原了成长的迷惘、抉择的阵痛,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如何从极端的童年不幸中实现“背叛性”成长。
01
部分人可能会有一个不那么愉悦的童年,但对美国少女塔拉來说,她的童年简直可以用匪夷所思、不堪回首来形容。
人们只看到我的与众不同:一个十七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却戴上一顶学历的高帽,熠熠生辉。只有我知道自己的真面目:我来自一个极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我的童年由垃圾场的废铜烂铁铸成,那里没有读书声,只有起重机的轰鸣。不上学,不就医,是父亲要我们坚持的忠诚与真理。父亲不允许我们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的意志是他眼中的恶魔。
塔拉的童年成长于错谬封闭的环境之中,生活中充满禁锢与压制。
如果不出意外,等待塔拉的未来将是在十多岁的年纪结婚生子,轮回母亲的命运,臣服于专制的父权统治。
人一旦被先入为主地根植了落后的观念,就必然要在走出家庭、接受教育、进入更大的世界时,不得不面临天崩地裂的坍塌和重建。
原生家庭命题最大的两难在于回归亲情和自我救赎的角力,会带来极度撕裂的阵痛。
塔拉最终做出了理性正确的选择,与难以修复的原生家庭割裂。
在这个过程中,塔拉经历过逃避、挣扎、妥协,这些艰难坎坷的心路历程在书中都有着清晰的痕迹。
02
因为有一副美丽的嗓音,塔拉有幸进入唱诗班,参加演出并认识新人。她开始意识到外面的世界原来跟自己的理解有所不同,她惊恐不已,但同时暗生渴望。
原生家庭的病态无知、哥哥的辱骂毒打都催生了塔拉自由意识的觉醒,她萌生了“去上学的想法”。
上学违背了父亲的意志,塔拉失去经济支持,只能靠打工赚取学费,自食其力。但父亲的强权和哥哥的施暴没有让她望而却步,塔拉坚定地走上了自我救赎之路。
多年之后,塔拉进入顶尖学府接受教育,并获得哲学硕士和历史博士,她的经历成为无数人的激励和典范,却未能获得家庭的认可和祝福,反而被权威固执的父兄视为“背叛”。
尽管如此,她已经像鸟一样振翅高飞,未来的日子,她可以自主选择,决定去留。
03
虽然外界的赞誉纷至沓来,塔拉并不觉得幸福,她像世上的所有儿女一样,渴望家人的肯定。
她依恋至亲和故土,尽力匡正原生家庭的不幸,挽回渐行渐远的亲情,在一次次的回归和逃离的轮回中苦苦挣扎。
家庭不是能讲道理的地方,在与家人的对峙中,塔拉发现所有人的记忆都发生了偏差,人们只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对其他视而不见。 原本信誓旦旦的姐姐和母亲,也在强大的家庭压力下倒戈相向。
最终,与家人的和解愿望以失败告终,塔拉变成了所有人口中的“恶魔”和“背叛者”。
背叛的控诉频繁地出现在梦里,否定和撕裂的痛苦,让塔拉一度精神崩溃,险些将前半生的成绩付之一炬。
她甚至不惜修改“过去的记忆”来自圆其说,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跟家人重归于好,就像姐姐、兄长和母亲那样。
直到看见自己曾经的日记上赫然在列、不容置喙的记忆,她无法再继续对自己说谎。
塔拉最终意识到,摆在她面前的道路无非两条,要么让地面坍塌、跟亲情决裂,要么进入相对真实的世界、重建内心的秩序。
04
由于塔拉在原生家庭获得的认知建立在荒谬的地平线上,当她走出巴克峰时,世界的坍塌和重建从未停止发生。
上学带来的颠覆和痛苦,被父亲视为禁令的边界被打破,赖以生存的地面在动摇,有一种天地坍塌、摇摇欲坠的慌乱,像毁灭性的打击,难以承受。
对每个人来说,无论多么不幸,家庭和亲人都是难以割舍的羁绊。
塔拉并未放弃努力,只是不再强求。她不知道有生之年能否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破镜重圆”的希望其实渺茫,遗憾在所难免。尽人事,听天命,然后顺其自然。
你可以爱一个人,但仍然选择和他说再见;你可以想念一个人,但仍然庆幸他不在你的生命中。
这是塔拉面对原生家庭的难题做出的决定。她选择与家庭和过去告别,让16岁的塔拉永远留在记忆里。
每年回到巴克峰,她还会一如既往地给母亲发讯息,期望获得重逢的机会,但无一例外地遭到拒绝。家门为她敞开,但欢迎的是16岁以前的塔拉。
05
书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源自于《圣经》中“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蕴含“逃离”及“找到新信仰”的深意。
这样一部新人处女作,在上市的第一周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首,随后亦在多个排行榜上稳居第一的高位,作者也因此书被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比尔.盖茨评论这是“一个惊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
本书之所以能够大获好评,并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是因为:
首先,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原生家庭的隐痛,代表了大众渴望超越深远影响、获得成长的渴望;
其次,作者的真实经历给了所有渴望改变的人们极大的鼓舞和慰藉,即使上天给了你一副烂牌,人生也依然充满希望;
最后,原生家庭的桎梏能否被超越,又该如何超越,它能引起共鸣和反思,发人深省,相信不少人都存在这样的困惑,终其一生,我们的命运究竟掌握在谁的手中,
可以说,对于解构原生家庭的复杂命题,本书给予了真实生动却又铿锵有力的回答。
尽管我们认可命运脚本的“预言”,深信环境塑造人格的规律,甚至有充分论据证明你将一事无成、会是loser,你仍然要深信自己掌握人生的主权,即使从当下开始,也为时未晚。
过去是一个幽灵,虚无缥缈,没什么影响力,只有未来才有分量。
这句话仍然是这本书带给千千万万在原生家庭的阴影中苦苦挣扎的年轻人最好的礼物。
本书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于,作者虽然尽力克制地不动声色地讲述自己的故事,但她没有回避那些艰难而软弱的过程,这是每个人在成长奋斗中都必然要接纳的部分。
每个人都避苦求乐,渴望温情和依靠,面临复杂的命题时,更容易做出看似容易的选择,但代价往往可能是回到原点。
选择的路口多半充满诱惑,唯有保持清醒,才能做出正确而非容易的选择。
想要摆脱原生家庭的不幸枷锁,过程必然是沉重而疼痛的,甚至要有决裂的勇气。
世人都渴求圆满,不是谁都有魄力壮士断腕,跟过去告别,重建一个新的自我。
脱离原生家庭的影响很不容易,甚至难以两全其美。
但为了成长,哪怕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