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天已然到来。
疫情期间,在抖音经常看到的段子是“国家让我睡觉的”。今年立完Flag实施的脚步属实是慢了一点。
不过也是,立flag,本身也就带着调侃性,本意是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但事实上,结果往往与期望相反,算是对自己的一种诅咒。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被他自己说的话打脸了。
比如我之前同学,她的朋友圈是这样的。
——又是一个2点,你看见过凌晨的上海夜晚么?明早约跑步的,举个小手。
——今天复工,在外面见了好几个客户,忙的没时间吃饭,就当是减肥了,努力到感动自己应该会瘦吧!
——每天晚上在网易云课堂报名了运营课,以此提高自身能力,给我转行一个完美的开始,加油!
——今天读完一本书,在线打卡啦。
——加班中,推了朋友的饭局,不为别的,为了团队的梦想,为了不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
类似的朋友圈很多,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让自己看起来很努力。
立的是flag 感动的自己
事实上是怎么样的呢?是做人设,立Flag,还是朋友圈的私域营销,原谅我很功利的看待这样的行为。
从她的团队中里得知,事实并非这样“美好”。
在朋友圈表现的“忙”,其实是手机没电了,然后慢悠悠的回家了。在这期间,就做一件正事,就是打开办公软件,表面形式营造一种努力的氛围,然后再心安理得地划着抖音,翻着朋友圈。
明明一件事五分钟可以搞定的事,却夹杂着消耗时间的“娱乐”,却故意拖到很晚,再匆匆假装做10分钟正事。可能吧,是为了感动自己,每晚半夜的归家的路,总是那么让人感动。然而,没人在意你醉心自己境界的角色,也不会有人配合你演戏,自然也没有场下的观众为你鼓掌。
那些所谓见客户,只不过是纸上谈兵,看似沟通交流,却没有真正地执行落地。那些所谓网上学习,就是买个课程,下载个视频包,然后就安静躺在文件夹中。在她的团队,做事有个特点,就是一直把有限的精力盲目平摊在80%的事务上,导致每件事情只能做得平庸,而很多关键的事情无法全力以赴去做。
所谓在网上学习,无非就把咨询的聊天记录发发朋友圈, 证明自己的努力,上进,仅此而已,没有后续了。
所谓的早晨约跑步,在那自拍中,显摆自己的运动服,如果你偶遇到她,会看到她边走边拍,顺便修着照片。
说好的汗水和努力,只是为了立flag的剧情需要。
即使立flag完不成也没关系,朋友圈的好友的羡慕,以及满足自己的骄傲感。
虽然自我包装很重要,但是否“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有待考量了。当然,天天立flag感动自己的人肯定不止我同学一个。
当然我本人多少年前,就立flag,半年要减肥20斤,然后半年后悄悄地自我打脸。
立flag后的你
上世纪80年代初,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John Norcross 曾经做过新年立flag实现度的调查。
在调查发现在立flag的半年内,只有40% 的人坚持并执行;两年内坚持执行的人只有19% 。
我相信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里,这个数字可能会更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互联网我们更容易有“ 浮夸风 ” 的倾向,从而设立不切实际的目标,这本身与我们 “ 好高骛远 ” 的天性有很大的关系。
这个其实有个心理学理论叫做social satisfied,即是说,比如你有个伟大的计划,你把它拿出来分享给你的亲朋好友们,然后他们很善良的鼓励并为你高兴。
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你已经得到了一种类似于完成了的快感,而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快感会被进一步放大。
比如在朋友圈看到Flag,会吸引点赞、评论:
——哇,好棒!
——优秀!
——带上我吧,一起学习。
发几句鸡汤的语言,配几张励志的图片,假装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吸引别人的欣赏、关注、羡慕,他人也因此朋友圈有你而感到骄傲,而与你交好。
立flag带来的巨大满足感和快感,似乎产生了 “我已经完成目标 ” 的虚假感受,忽略了这个过程中要付出的汗水和艰辛。
所以,可能会导致的结果就是你不会再为目标做出努力,间接促成了打脸。
立Flag是否实现,你心里清清楚楚的。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在“假努力”的表象中,很多人会效仿我同学,小A受其熏陶下,乎也成了拼命感动自己的人。
曾经不经意和小A交流,我终于明白“看起来很努力”。去泡图书馆一整天,就是努力了?
刷半小时抖音,看会微博,看了几个知乎问题,再看十分钟的书,然后又打开微信,发朋友圈立flag:
——“今天在买个课程,一鼓作气看完,感觉受益良多,努力中”
你以为如此火急火燎做表面工作就是努力了?还是因为你的拖延综合征才引起本要完成的工作没做完?
如今看到她自我感动的样子,不可自拔!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不是刷抖音就是打王者,突然心血来潮,就看了几页书,就觉得真是太TM努力了,然后拍下看书的样子,又在朋友圈炫耀一番!事实上,努力半小时就感动自己一整天的人,大有人在。
在我网上PPT班一起学习的有个小伙伴,结果只是把老师的开场课,快进了一遍。
在职场上,见过无数发愤图强自学英语的,从上大学时,室友说要带书回家看,结果只是把书背来背去,只背了一个单词。
按照结果导向来说,你的努力到底是为了实现目标,还是让人看到你“看起来很努力”?
一边假装努力过,一边又赖在舒适区,所以他们一般会偷偷给自己设定一条稍显模糊的止损线。
有多少人渴望成功、用立下fag的方式来激励自己,但这只是给了自己一种“我能达成目标的幻觉”而已。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心理学家Dr. Janet Polivy用了这个术语来形容这类人:“错误愿望综合症( False Hope Syndrome)”。
这个所谓的“错误愿望”是指:当人们面临低迷现状,通过立下明年Flag给自己一个“盼头”,如此一来,这一年来的遗憾、失望,瞬间得到了救赎。
日剧《Legal High》里有句台词:
——“越是工作做不好的无用之人,就越是会主张自己有多努力。”
可是,显而易见,我们远远没那么努力,甚至还没开始。
你所谓的努力,是汗水还是戏?最后的现实,毕竟很残酷。
真正的努力
抛开自我加戏的努力,以及微商、私域流量营销不谈, 在我的认知里,一个真正努力的人,是在结果没出来之前,是不会轻易假装努力的。其实倒是令我相信的是,他们更多的是“为努力暗度陈仓”。在读高中的时候,我们班长就是如此,一起上的课,下课就是聊天,开心的玩,放学和几个同学去操场打篮球。还声称自己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和“这题刚好复习过”。
而在毕业后聚会中,他分享道,暗地里狠下功夫,虽然脑袋转得快,但题海战术非常重要,每天晚上凌晨半夜都有他照亮的灯光。
真正地努力的人,不会刻意宣传自己暗地里下功夫的努力过程。当我意识到这个点,已经毕业了。
科学立flag
科学立flag,和OKR工作法是一个意思,有个著名的SMART原则,即具体的,可衡量的,可达到的,有相关性的,有时限的。
如果你以前经常犯迷糊,那就把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一些需要你去完成、去处理的任务事项写下来,然后把所有事项标明主次和轻重缓急,并注明目的,形成你的任务清单,可以每周更新一次。
比如我自己年前的flag是:成为一个职业自媒体。我就通过在知乎答题去锻炼文笔,了解读者的需求,寻找“网感”,积累粉丝。
怎么设立?首先是跟兴趣爱好和擅长点有关,写字是我从小到大最感兴趣并且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找到自己的擅长点之后就要加大筹码继续投入。
立好了正确的flag,就要开始着手考虑如何实现:
1.坚持输出:
保持日更,不管多晚到家都要写作,充电积累,使得网络影响力如何反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自己还有个素材积累本,把我所有的灵感都记录了下来。
2.关于职业规划:
立好了flag,就需要放弃一些诱惑,我坚定地选择在互联网行业做内容输出,使得工作本身和业余时间的努力可以相辅相成。
最后每天都给自己的做个复盘,保持目标性和计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