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二、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乔治·贝克莱(1685~1753)系英国经验主义者、天才哲学家。存在就是被感知,被视为是贝克莱主教的名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也用这一论断给贝克莱贴上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标签。
而与贝克莱有同等待遇的还有中国的伟大哲学家王阳明,王阳明的理论中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与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对这两位伟大哲学家两大著名论断的理解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就会望文生义,陷入形而上学主义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王阳明《传习录》记载,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句话的白话意思就是“你还没有看这花时,你的花和你的心都死了,你来看这花这花的颜色就明白起来,就知道这花不在你的心中”。
要真正读懂这句话的真是意思,要分清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若把这句话当成事实判断理解的话,意思不用解释,那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恭喜你答对了。如果是这个意思,王阳明还能够配得上中国历史上那个时期500年来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吗?显然不能。那王阳明这句话的本意到底是什么呢?要真正把握这句话的本义,首先应该分清这是一个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是判断这一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价值的,而非事实判断所要解决的它是什么的问题,这样的厘清才能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这一论断的真实含义。
同理,贝克莱的“存在于被感知”也应这样理解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