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男孩失联,家属的寻子告示让人看着揪心,结局却是一场乌龙。
同样揪心的,还有下面这部电影,电影反而比现实更严肃,荒诞吗。
主角是一个战斗力爆表的男人,从出镜第一分钟就在跟人打架。
不同于功夫片的花拳绣腿,是那种过于真实的乡镇斗殴,几场“打戏”都是片中高潮,找儿子过程中也是一言不合就上去干仗,本身身体也很扛揍,这是会打架的关键因素。
咦,我好像跑偏了,影片的主线是寻找放羊失踪的儿子,好像哪里不对,但又无可指摘,毕竟,海报就是一张他被揍成猪头的样子。
姜武饰演的矿老板,冷静霸道,内敛中透露一丝疯狂。
咬人的狗不叫唤。拽得二五八万的打手都不会是什么真正的狠绝色。
他喜欢吃羊肉卷,喜欢玩改装弓箭,喜欢拿改装后的强弩射羊。
四眼律师,长着一张良心未泯的脸,让你觉得他是会在最后一刻良心发现,主动坦白,让沉冤昭雪,完成自我救赎的人,尤其是在感同身受这种丧亲的悲恸之后。
所以我很多时候甚至会偏执的认为,帮凶比元凶更残忍更罪恶。
元凶出于对罪责后果的害怕,将错就错当然罪无可恕但至少有出发点,帮凶则完全基于一己私利,掺合原本与自己无关的罪行并且使得真相更加扑朔。
故事的结尾,最不像这个故事的结尾。因为整个电影都是那么冷峻酷烈,没有一丝对大众道德感的讨巧行为,你觉得矿老板捐学校是改邪归正,你觉得打手头目听老板吩咐会善罢甘休,你觉得四眼律师到底还是会良心发现,你觉得因果循环律师女儿会报应醒不来。
所以你觉得电影应该是恶人依旧逍遥法外,就像律师犹豫了一下,还是淡定地说出:“没有了。”
那独眼屠夫一样也可以在看完儿子的涂鸦,往地上啐了一口,“画的什么玩意儿,天天不好好学习”,然后抬脚就用拖鞋把墙擦了,端着碗进屋,留下一个空荡的长镜头后出现片尾字幕。
或许这种念头有点偏激,又或者考虑了审查因素,还或者,这样处理其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点题,即,我们有时候伸张正义,用靠冥冥中自有神助,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等等这类方式,法律和刑侦手段够不着的地方,人心能够的到。
你有权沉默,他人无法叫醒。这真是永恒的悖论。
宋洋,没有怂样,有荷尔蒙,土帅土帅的,让章子怡露迷妹脸的男人,《师父》里面就有一股倔狠劲儿,最后无力的坐在洞岩旁的石头上,没有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