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城市户口对这个政策有不同的反映,但是在农村似乎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因为不管是在这项政策实施前后,农村的人都生很多孩子。
近年来,中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越来越多农村人口走向城市,但是毕竟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比重依旧很大。而在农村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人口多问题,这也是导致“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因素之一。
为什么越穷的农村会生越多的孩子?因为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多子多福、重男轻女。在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观念里,家里有男性后代才算有后,才算续了香火。女儿早晚要出嫁,“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都是别人家的。如果前面生的是女儿,说什么也要生个儿子。
我就是从小生活在农村,所以对这些深有感触。作为家里的老大,我还有3个弟弟。也许有人会疑惑,为什么已经有男孩了,还要生这么多。没错,在我家,多子多福这种思想根深蒂固,且家里老一辈都以生很多男孩子为骄傲。我们的生活就是,父母一直在为我们的生活的外奔波,很少有时间生活在一起。情感上交流的缺失不说,还有就是父母喜欢说类似的话“为了你们过上好生活,父母多受点苦也没关系”。供孩子读完书,接下来,就要考虑为他们建房子。所以我父母生活“常态”就是省吃俭用,即使是这样,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没有提高,幸福指数也没有上升。同村,有一户人家生了两个女儿,后面还是生了女儿,给人家抱养,等到第四胎的时候终于是个男孩,再继续生又是女儿。现在她的大女儿读初中,他们还在生努力孩子。
黑泽明著名的电影《罗生门》里,最后老者要抚养那个孩子的时候,说了一句:“不过是多双筷子而已”。在农村,的确是这样的。“农村养孩子有数量没质量,好孩子基本靠概率”也是真实写照。
前段时间跟初中一位同学聊了一下,聊天话语中能感到淡淡的忧伤。他曾经是学霸,而且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做得很好。就在大家都认为他前途无限的的时候,突然听到他辍学的消息,我们都感到很惋惜。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家庭压力太大。生活在农村,家里还有3个弟弟,家里无法支付他上学。现在他在深圳当一名搬运工,虽然感觉他还想要改变,但是总觉得没有以前那么上进,也许他的斗志已经被生活磨灭了,不知道在外面到底经历了什么,出来遇到很多事情吧。
回到问题的本身,一切都是思想禁锢不够开化所影响。从客观上来说,作为农村人,大多数都是没有稳定收入,这也导致了“养儿防老”的观念的形成。越是穷,就生越多孩子,因为孩子就是劳动力啊,这样一来什么天灾人祸也不用怕了,试想这样去改变生活。但是他们没有想过,穷!能维持孩子最基本的成长都很困难了,你没法给孩子提供很好的教育。就这样,生活就陷入了这样的死循环。于是“宿命”、“迷信”这样的东西又随之诞生。
都说“城里的怕养不了娃,村里的怕养不了老。”但是生孩子本身跟婚姻一样,如果希望通过这个来获取利益,那么你不会真正的得到利益。很喜欢那段话,有没有想过,你要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刚看到书里一个很感动的答案说: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参与意味着付出与欣赏。孩子不求完美,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我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他同行一段。孩子不应该是父母欢乐的结果,也不应该是传宗接代的物品。少生优生,孩子不至于成为家里的负担,自己生活也轻松点。好好教育,孩子也可以变得更优秀,这样一来,慢慢地生活就变好了。比那些孩子还小,父母就省吃俭用为孩子攒钱买房好多了。人生本来就苦短,从20几岁结婚然后有孩子,就一直为了孩子而活,最后孩子还是不能摆脱“命运”的枷锁,重复了父母的人生。
比“把别人口袋里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更难的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自己的脑袋”思想这种东西是长期以来受环境、文化等诸多因素而形成的,很难改变。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很难去改变他们老一辈的思想,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不要被他们所改变,在自己能选择的范围内做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