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个新鲜的话题了,可我还是忍不住想说点什么。不过,我们不说无聊的刷频代购秀恩爱,我们来聊聊孤独。
没错,“moments”背后的孤独。
就像微信启动界面中,那个逆光而立的人影一样,即便倒映着全世界,却依旧形单影只。这样的意象,仿佛意味着,看起来似乎所有人都在乐此不疲地交谈着、欢笑着、分享着。
——可孤独依旧是自己的,我们真正的情绪并不曾找到寄托,它依旧远离人群,躲藏在热闹之外,遥望着空洞的喧嚣,不知所措地迷惘。
日益壮大的朋友圈夹杂了太多的社交属性,以至于我们的每一次“发送决策”都是一场脑力与心智的较量,我们乐此不疲地修出最好看的图,编出最矫情的文字,转发最有逼格的链接,甚至精心设计内容的布局,对于‘效果’不好的信息更是“删之而后快”……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眼中那个“优越的自己”,是为了极力将自己打造成某个布满漂亮标签的形象。
这早已不是简单的记录,也不是纯粹的分享,逐渐偏离了朋友圈“moments”最初的含义。
其实我也是一样,不可避免地陷入这种心理博弈的怪圈:永远都是发些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趣闻,好不容易选好图发出去后,又立马变成智障强迫症,每隔五分钟就要打开微信看看是不是多了几个赞,有没有人留言,然后在一个个红圈的数字里洋洋得意。
真是乐此不疲的自嗨啊,有时候仔细想想也真是荒谬:别人可能只是随手划了个赞,对于你精心挑选的图,估计连点都没点开吧。
而我们却沉浸在那些并没有实际意义的赞数里自我满足,并愈发依恋这这种抽象的认同感。
随着微信的日益普及,通讯录里的名字越来越多,我们的顾虑也不断被放大,再也不会随便用朋友圈记录生活,只有那些满溢着欢乐、友情和热闹的信息才能通过重重筛选出现在好友的屏幕里。
于是,真实的情绪被小心地掩盖起来,那些真正值得纪念的片段却因为不完美而被删减,慢慢的,我们也愈发沉默,愈发孤独。
只是偶尔无聊,翻看以前的朋友圈,才发现曾经的自己,竟发了那么多在现在看来琐碎又乏味,毫无“价值”可言的内容:
有时是等车无聊了随手牢骚一句;有时是听到一首不错的歌然后兴冲冲的就转发了;也有时是半夜失眠时候矫揉造作的文字……
那个时候,大概是两三年之前吧,微信正逐步兴起,身边的朋友大多还流连在人人网和微博,朋友圈也只是一种略显单薄的姿态。
所以当我发出第一条朋友圈的时候,心态随意的不得了,完全不在乎什么点赞什么评论,同时,朋友圈的闭合模式又将我的信息亲切地留在我的朋友们和亲人之间,这是微博那种开放平台所无法比拟的安心感。
现在想来,那种感觉真的很不错,无所顾忌地记录生活,说些自己想说的,不必在意太多什么好看不好看,文艺不文艺,逼格不逼格。
那种毫不做作的随意,恰恰是现在最遥不可及的真实。
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和我一样翻看过去,你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是版面精美的如同杂志模板,却贫瘠得几乎无法勾起自己回忆的朋友圈;还是毫无逻辑可言,却充满点点滴滴细节与温情的生活记录?
有那么一天你会意识到,真正了解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你在过往留下的痕迹。
这样的记录,会让很久之后的你无比感念,曾经那个认认真真记录下生活最真实片段的自己,给未来的你留下了如此珍贵的回忆的载体。
在某个阳光温柔的午后,当你无意间翻看这些过往,看到几年前夜晚的一句废话,或许你会想起,百无聊赖等车时,抬眼间瑰色夜空中美丽的星星点点;
听到几年前随手转发的歌,或许你会想起,下完大雪的清澈午后,那杯温热浓郁的奶茶和静谧纯粹的世界;
读到曾经那些满溢情绪的文字,即便毫无意义,但也足以看到自己曾经拥有过哪些喜怒哀乐。
这些,对于未来的你来说,都将是一份最无可替代的礼物。
所以,去他的点赞吧,让我们说些自己真正想说的,记录最真实的此时此刻,然后和那些看懂的人交流。你当然可以一如既往地以高水准要求自己的朋友圈,但我只是希望,亲爱的你是发自内心地喜爱这么做,而不是为了追逐别人的目光。
然后你会发现,有时候,一句理解胜过一百个流于形式的赞。
难道不是吗?
所以亲爱的
你还记得,自己的第一条朋友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