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好好生活家 今天发布
序
晚上,当我轻手轻脚撇开Mike房间的门,看到他在桌边的小床上舒适地看着书
夜晚的风很柔和 来自父母的爱心陪伴几乎填满了他课后的所有时光
和以前相比 他现在的幸福指数很高。
我不经意却又很庆幸的发现
那个喜欢趴在床上、蹲在地上、盯着手里捏着的小车慢慢推行的孩子
正在慢慢长大。
感谢上苍
对我不完美但又不失精准的拿捏 让平民小辈的我
依然有机会在这里缓缓道来。
阿爸走进mike的世界时,Mike正在铸造五岁的记忆。
他的小世界 根据我的观察 充满了“小小心眼”的不完整
阿爸的出现,从骨子里、血液里给他开始注入正能量和急缺的营养
不是如饥似渴般的灌输,也不是柔风细雨般的点到即止
在我看来 是不失筋骨的瑜伽式塑造
既让你出汗颤抖 也让你舒缓轻松
永远不会失去耐心
随时愿意 随时放下一切的成年世界
毫无遗憾且自发觉得有趣地和他娓娓道来一个小故事
陪他不紧不慢地摊开一本书 和时间毫无关系地讲述一个下午
用整晚的黄金时间 边讲边做地展示一个自己的小手艺
带他迈开步子 让身体在晨曦的照耀间跳跃奔跑
时间久了 你会发现 任何时间
只要他陪伴在孩子身边 不管是做什么 说什么
孩子的想法和思维 都是在慢慢享受快乐
你似乎能感受到 他们是让思想或者身体 在漫步 在成长。
他没有刻意说 “我来了,你是我小孩,你该听我的!”
但孩子对他的信任、尊重、甚至情感上的连接,与日俱增
甚至让我有时会有些许嫉妒
我不知道 如果我的爸爸是这样般对待我的童年
我会怎样 现在会是在哪里 拥有了哪样的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不去想 是因为
我既没有这样的可能 又敢肯定 那样的我
如果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那就一定是第二第三第四幸福的
而且绝对是幸福得一塌糊涂的那种
但我很开心 很知足 也时常会很感动
因为我了解到
很多美 是不需要自己说出来的 也不需要刻意展示
因为真正美好的事物 因为他不觉得 而让人更心生喜欢
不觉得自己美好的人 在我敲字写下这些的时候
也一定不知道
我看到他悉心种下小树苗 细心松土 关照阳光和风雨的时节 培育浇水
偶尔看着树苗 蔫了吧唧的 就让他自己振作起来
偶尔树苗长高了 得意忘形的时候 就说出点实事让他清醒一下
树苗和他的故事就像一个温暖的下午
你回家看到家里的一切都很熟悉和安好
家人正在迎接你回来 有的在做菜 有的在沏茶
小猫小狗都乖
夕阳正好 你们都各就各位 随时准备着过好这个烟火的傍晚
不急不躁 不慌不忙
就好像农夫看到了平安喜乐的的美好时节 如常来到
看到满心喜欢的人儿 也正满心欢喜地来到舒服的怀抱。
1 童年的底线思维
回想我的童年,充满的是自闭、自卑,毫无安全感。
父母都彼此默契地坚持着 东西坏了就修不能丢的理念
辛苦得近乎吃力地给了我完整的家,但是里面经常是破碎的乱象
狭隘的吵闹,自私的发泄
一味重读书轻实践的强调
单一灌输老实、吃亏的调教
充斥着我的童年包括整个青春期。
我爸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我认为这不是根本原因
受过教育的人也未必如他,懂得那么多科学道理。
性格、习惯、心态,这三个关键因素影响了他的一生
而我妈,童年时期里靠她支撑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在我被恐惧笼罩的世界里,拨亮了一丝丝的光和希望
我恪守成规 做个乖孩子 不敢越鱼池半步的归顺
寄希望于读书改变命运
而课本以外的书 我不知道
正如我身边以外的真实世界
我一无所知 或者,知之甚少。
言语的空洞、爱的营养不良
偏激固执的相处模式。
一把屎一把尿喂大的记忆我肯定是没有的。
但伴随懂事起一餐一饭吃过来的家庭相处场景
我知道 我能够吸收的仅仅是食物
我一直认为 我取得的成绩,争取的荣誉 获得的奖励,会让父母开心。
他们除此之外 并不对生活 感到有额外的满意。
甚至有点抵触外在的变化 亲密的关系 没有其他的主旋律。
回到现在,Mike经历的小部分生活是我经历过的
因为现在依然还和父母同住,上一辈的思想价值观念、抚育思想
朝夕相处
无不见缝插针的影响着我和我的孩子。
Mike的成长过程,就是我的一面镜子。
既看到我和我父母的相处,也倾听到我和自己的对话。
无数的时刻,我感到孤单,绝望,但我始终不会放弃生命的希望。
这一点,怕是源自从我记事起就深埋在骨子里的“底线思维”:
不管你们大人怎么吵闹打砸,不管你们言语怎么凶狠,环境如何糟糕
只要我能活下来 只要我能平安度过这一次
只要明天我还能继续上学
伴随这样的底线期望 我觉得一切暴风雨后的淡漠 家庭的无滋味
是一种正常的小确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