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孫明儀
在最近的臨床服務裡,有幾對爸媽因為中大班孩子的注意力與情緒問題開始跟我工作,他們不約而同說了類似的話─「我希望他時間到了就自己會」,「我們幫不上忙,常常都要靠他自己想通。」 從照顧地無微不至的新生寶寶到四五歲時被期待要自己想通,時間到了要自己會,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這些爸媽無條件地完全撤退?
我的工作是思考爸媽們的內在與生命歷程如何影響他們進入爸媽的角色與幫助爸媽了解孩子的發展,培養思考孩子的能力,因此,我相信這些爸媽選擇全然地撤退必然有他們自己的生命脈絡與歷史。但是我想藉這個現象來談在嬰幼兒教養裡爸媽參與及引導的重要性。
因為,以心理健康的角度來說,當爸媽無條件完全撤退時,幼兒們必須自己掙扎著想辦法自己解決面臨的挑戰,這會迫使孩子有許多強烈感受,例如,他絕對無法理解爸媽希望他早日獨立的苦心,他可能感覺被遺棄,不被瞭解。可能感覺憤怒或沮喪……為了排除這些強烈感覺,早熟的防衛機轉可能被發展出來而耗損孩子的心理發展。
有的爸媽會說孩子的生活舒服順利,幼兒們能有什麼挑戰?其實,積木不能照他的意思擺好一直掉下來是挑戰,來不及說就尿在褲子裡讓大人生氣是挑戰,沒有辦法用話語完整表達出自己的意思是挑戰,要跟新出生的弟妹搶爸媽的注意力也是挑戰,幼兒的生活充滿著不同的情感挑戰,當我們觀察跟思考他們生活的挑戰時,我們就能比較能理解他們的挫折與情緒。
我常常覺得爸媽在一個孩子的生命經驗中如何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經驗到的一切,這是最重要的。孩子最需要的第一件事是爸媽能夠承接他們的情緒,幫助他們度過那些情感風暴,於是她們可以平靜地用童稚的眼睛觀察爸媽如何接收外在的刺激,如何回應這個世界,經由這些觀察來嘗試模仿。並在模仿中加深他們自己的理解。有的時候,甚至會因為觀察到爸媽們對某些事物的熱愛,促發了他們最初好奇的學習動機。爸媽們在幼兒的心理有著龐大的影響力,在他的生命中再也沒有任何一個時期,他會這樣崇拜與熱愛爸媽。
因此,如果我們想要幼兒學習專注,我們可以專注地陪著他們閱讀一本又一本的書,他們便能習慣專注帶來的愉悅(當他跟最愛的你一起共享著這些新奇的故事。他會開始學習到專注可以為他帶來愉悅。) 於是他開始主動地練習專注。
如果我們想要幼兒學習挫折容忍,我們可以耐心地跟他一起嘗試不同的方式來面對他重複經驗到的挑戰,他便能學習到他可以跟你一起想不同的方法來嘗試處理。他會開始在這些不同嘗試中和他的挫折同在。
如果我們想要幼兒能夠說出自己怎麼了,我們要本著自己的觀察先告訴他他怎麼了,讓他嘗試先理解自己內在那些亂七八糟的感覺是什麼,他們便能學習定義自己的感覺。於是他開始明白在情緒來時,他可以如何表達那些情感,對外求助。
如果我們想要幼兒們開始有責任感,我們會跟他們一起收拾玩具,作一些簡單的家事,我們會嚴肅地教他,告訴他收拾的目的(下次你會知道你這個玩具放在哪裡,可以很快找得到),跟他一起體驗整齊有條理的感覺,在他的心裡於是開始描繪了責任感的輪廓......專注力、情緒或責任感這些能力真的不是時間到了他就自己會了。如果真是這樣,成人世界裡不會有人沒有責任感,或是有情緒障礙,甚至是社會版新聞上看到的傷害自己或他人。
我想說:「Claim your role as a parent because you are entitled to engage and to guide!」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去體認自己當爸媽的角色,因為這個角色賦予你獨特的位置讓你能參與與引導你的孩子」。專注力,挫折容忍,情緒或是責任感的學習是無法只以抽象語言的方式教導的,孩子必須要從經驗中學習。更重要的是,他必須經驗到擁有這些特質能夠讓他活得更好,於是他就會有屬於自己的動機,在未來的人生路上自主地去實行。
撤退應該是逐漸的,當我們以共同經驗的方式跟他一起經驗許多挑戰後,就像風箏已經被孩子抓穩了,此時,就算我們稍稍地鬆手,孩子的風箏還是飛得穩的。我們會讓孩子有機會嘗試創造屬於自己的處理方式。這個時候,撤退不是完全離開,而是在旁邊觀察何時他需要我們的協助。有時候,當我們觀察到孩子處理的創意或童真時,這種驚喜反而會讓我們對生命折服─因為他來自於我們,但是他卻屬於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