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呜咽着穿堂而过,破败的茅草房摇摇欲坠,凄凉萧瑟的秋夜,温柔的月光却不解世人愁苦,越过丛丛树梢,倾听着抑扬顿挫的吟唱:“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思莼季鹰,笑我飘零。”
一曲歌罢,一位老人拄杖而出,秋风吹散了他的发髻,混沌的目光望向天边。曲中有真意,何须唱出来,但若不唱出来,谁又能知道陋室之中,居住着的是已经快八十岁,依然吟唱不止的散曲家张可久呢?
张可久字小山,1270年出生于普通家庭,因为出身格局不高,接触的也多是下里巴人,所以,张可久一直为改变现状而苦苦努力。但努力并不是一两天就能看到结果的,在他豪情万丈为人生打拼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却以另一种方式,一点点消磨着他的志向。
古时曾有孟母为儿子三次搬家的故事,张可久的母亲却没有那般见识和魄力,换言之也没有经济能力搬家,周围都是嘈杂的小酒馆、小戏楼甚至小妓院等等,不谙世事的张可久并没有能力进酒楼逛妓院,因为学坏也是需要本钱的,但耳朵却是不受限制的,小戏楼里夜夜欢歌,因为是免费的,所以张可久在夜夜苦读时,也耳熟能详学会几首歌曲,偶尔还能唱两句。这种三心二意的学习状态,注定张可久想通过仕途改变命运,就变得遥不可及了。
每个人都有梦想,张可久也不例外,他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怎奈成绩一直不理想,连个秀才都没选上,更别提考取名牌大学了。
都说三十而立,结果他快四十了也没有在任何领域有所建树,但若说一点成就也没有,还真是冤枉他了,彼时他已经在戏曲界混出点名气来了。那么,他怎么会在戏曲界混出名了呢,这也太不靠谱了,说好的梦想呢?
环境可以拯救一个人,环境也可以堕落一个人。颇有文采的张可久,耳濡目染学会了唱小曲,于是以票友身份偶尔也去戏楼客串,偶尔也为他们写词曲。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渐渐地,张可久竟然对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散曲产生了兴趣。
因为生活在社会底层,张可久不用通过调研也能熟悉百姓们的生活场景,所以,由他创作出来的散曲,不仅词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唱起来也是韵味悠长。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呀,一直想在仕途有所建树的张可久,结果却在演艺界燃起星星之火,虽然离大红大紫还差出几条街,毕竟混个脸熟,虽然努力的方向错了,但也算没有做无用功。
小曲能娱乐心情,却不能养家糊口,开门就是柴米油盐,如何解决生活困境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学历也就制作不出简历,没有简历也就无法应聘工作,所以,张可久只能打擦边球,在各个政府部门客串临时工,做些文字工作挣点小钱勉强糊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因为写散曲,张可久也交了几个同道中人,其中就有著名散曲家马致远,虽然囊中羞涩,但张可久还是决定通过穷游来访友。
从浙江鄞县出发,张可久背着简单行囊,怀里抱着把破琵琶,一路走来一路唱,因为所唱词曲均为原创,既不存在侵权,还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相比于其他卖唱的流浪艺人,张可久还是比较靠谱的。
散曲是元曲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元曲在整个元代,都是比较流行的,所到之处,人人都能哼几句。就像鱼儿游进了大海,张可久自信满满,因为这是他的强项呀。所以,张可久漫游江南名胜古迹,又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安徽、湖南、江苏等地,走呀走,唱呀唱,正在兴头上,收到家书催他回家。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张可久想着出来这么长时间了,也该回家了。可是,临回家时他才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是寻访马致远,结果痴迷于传播散曲而忘记拜访朋友了。
《世说新语》杂志曾经刊发过一个小故事,写的是王徽之夜访戴逵,人家是乘兴而来兴尽而归,可年近花甲的张可久呢,简直就是中国最强大脑,早把朋友忘记了呀。
张可久痛定思痛,发现自己做人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做任何事都没有从一而终,梦想也好生活也罢总是跑偏,就没有一条道跑到黑的。
有点小才却只限于写小令,唱个小曲却一直半红不紫,散曲虽然流行却只限于茶楼戏院,根本没有报酬,临时工作更是麻绳串豆腐提不起来。
人生七十古来稀,如果再这样下去,人生岂不是一事无成。穷游几年回到家中的张可久,把自己这些年写的小令收集整理,不弄不知道,一弄吓一跳,竟然有800多首,张可久喜极而泣呀,总算有能拿得出手的成绩了,他把整理出来的作品集取名为《张小山小令》。
张可久拿着自己的作品,找了许多家出版公司,都没有人愿意出版。彼时元朝动荡不安,老百姓们有时连饭都吃不饱,谁还会捧着本散曲空着肚子唱呀。而这时的张可久,虽然已是退休年龄,可是为了能够自费出版作品,快八十岁的张可久,又在税务部门找了一个兼职,总算凑足钱圆了出书梦。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一首小令,名义上是感叹古今兴衰,实则表达了自己厌倦尘世,渴望隐居的生活态度。
张可久重新规划了自己的生活,他想有个简陋的茅舍,不需要太华丽,但必须要有诗书万卷,然后喝着自酿的松花酒,品着自煎的春水茶,幽雅恬静,诗酒自娱。想“静静”的张可久,再也迈不出流浪的脚步,再也没有力气为生活奔波,就像小令里写的那样,他终于过上想象中的隐居生活,简直比神仙还逍遥。
一生致力于散曲创作的张可久,虽然最终没有被评选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元代200多位作曲家里,有散曲作品集刊发于世的,只有张养浩、乔吉和张可久三个人,但前面两人生前并没有机会出版作品,而张可久却出版了,所以张可久的作品数量为元曲之冠,占现存元代散曲的五分之一,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也可以说是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站在瑟瑟秋风中,耄耋之年的张可久欣慰地笑了,也许世人无法理解曲痴的人生,那又如何呢,且与清风共吟唱,哪管他人笑平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