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几天前,电梯里面,同事随口说:“那个XX演得还不错,就是整容脸太明显了!”。
我一愣:“谁啊?”
“就是《人民的名义》里那个XXX啊!你没看这个电视剧吗?”同事一脸诧异。
不了解一下这部时下最火的电视剧,看来是没法愉快地聊天了。电视剧好几十集没有时间看,花几个小时看看小说还是没问题的。
小说改成电视剧,几乎无一例外地,前者要比后者好看数倍。原因很简单,囿于表现形式,电视剧所能承载的细节、所能刻画的心理活动、能描述和想象的空间,跟小说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好评度这么高的一部电视剧,小说肯定差不了。怀着满满的期望,在高铁上看完了这本小说。
看完之后,只有一个疑问:电视剧怎么火起来的啊?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以腐败为主题的官场小说。自从几年前看了《侯卫东官场笔记》和《二号首长》之后,我几乎就对这类小说完全丧失了兴趣。
这就跟美食一样,吃多了就腻味了。当代官场的各种厚黑、手腕、贪腐、阴暗、交易,《侯卫东》和《二号首长》已经刻画地淋漓尽致了。
《人民的名义》之所以火起来,我个人认为是因为题材较窄、长短适中,适合拍成电视剧。受关注的题材,众多老戏骨的出演,恰如其分的宣传,加上合适的播放平台,不火就奇怪了。
02
至于小说,真的很一般。
从文笔来看,《人民的名义》就像一部干巴巴的报告文学,缺少小说的细腻,更没能创造出一种令人信服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熟悉而有距离的官场空间。
读小说,就是读着别人的故事,经历别人的人生。善于制造氛围的小说,读着读着,自己也就栽进去了,辗转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时空,跟着主人公一起,悲喜交加地过完一段跌宕起伏的时光。
回到现实,自己的人生,似乎也丰富了一些。
很遗憾,《人民的名义》所创造的氛围差了点火候。
人物的脸谱化,是这部小说的另一大硬伤。
在对官场生态和文化刻画得钜细靡遗的《侯卫东》和《二号首长》里,身处大染缸,作为一路快速爬升的适者,为了前途,两位主人公都不可避免地染上污点。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在《人民的权利》里,无论是面对财富的诱惑、恩师的人情、同窗的情谊、上司的压力,还是生命的威胁,自始至终,反贪局长侯亮平几乎没有产生任何内心斗争和心理挣扎。
这一身的正气和勇往直前,由何而来?
难道是我作为老百姓觉悟太低?
对官场文化和贪腐行为蜻蜓点水般的刻画,使这部小说流于肤浅。
作者将重点放在侯亮平判案过程中的种种遭遇和阻碍上,从中揭露出H省上层官场的腐败和不作为。
但是,对于副国级高官的违法、乱纪,则一笔带过,点到为止。如果这些行为的出发点仅仅只是为儿子铺路,我想是难以服众的。
所谓“史上最大尺度的反贪剧”,听听也就行了。跟《侯卫东》、《二号首长》相比,《人民的名义》简直是儿童版尺度。
这样的春秋笔法,我权且理解为无奈中的妥协吧。
03
必须承认,贪腐小说能问世、并被(有意地)拍成热门剧,已经是进步了。
再浅显,小说的起到的揭发和警示作用,也不容忽略。
然而,警钟一直长鸣,贪腐从未间断。
国民素质如此吗?
历史必然?
人性使然?
反贪手段不够雷霆?
各种原因,我想都有一点。
但最重要的,是监督制度的缺失和错位。
在《人民的名义》中,作者也有所提及。一身清廉、受到热捧的达康书记,面对新上任的市纪委书记易学习,毫无理解、配合之心,仍然固执地认为GDP高于一切。任何事务,都必须为所谓的”民生“让路。
面对持这种观念的强势市委书记,纪委书记无能为力,更无力监督。
在不健全的制度里,独善其身是对个人道德不必要的挑战,任何人也难以出污泥而不染。
如果不能真正将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手握权柄的人随时会被权利反噬。
这是另一个不宜深入的大话题了,就此打住。
注:本文所有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