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一个挺妙的比喻,孩子其实是父母的复印件。年岁越长,我越能从父亲的身上看到自己的潜质和不足。
比如说我们都很有才气。父亲当年是当地有名的才子,对着一幅画看上个几个小时就能把它临摹的八九不离十,写起文章来更是洋洋洒洒,是单位的一支笔。我虽然没有他那画画的本事,但是小时候也能过目成诵。
再比如说,我们都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父亲曾经想写一本关于家乡的民俗故事集,也曾经跟我口述其中的故事。我更是买了特意买了精美的笔记本,鼓励他写自传。但是很可惜,上次我看到时他才写了一页纸。而我如果没有单位强压的任务,我也懒得加班写东西。
小的时候他送我上学,骑着自行车一边思考问题一边自言自语。我也学会了自说自话。直到上大学才强制改掉。
他的惯性极强,生活极其有规律。他喜欢吃的东西,就会一直在餐桌上给它们留有位置。于是我的食谱也相当简单,很少尝试新奇的食物。
小的时候他对我极为严厉,要求颇高,以至于我非常怕他。但是等我长大,我发现他的脾气慢慢的变好,反而是我,有的时候会对他的一些行为变得不太耐烦。终于有一天,我意识到我们之间的角色好像掉了一个个时,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好一些,因为现在我对他的态度,就是将来他对我的态度。
父亲在一天天的变老。尽管我非常希望他能一直在我的身边,但是故土难离。我的家,终究对他来说只是个可以常来常往的驿站。于是我在老家的客厅安了个摄像头,每天可以在手机里看到他和妈妈看电视、吃饭,时不时和他们聊聊天。
虽然远隔千里,但他时时刻刻都在我的手机里,在我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