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之辈》是饶晓志导演的第二部长片,第一部是《你好,疯子!》。作为拍话剧出身的导演,饶晓志非常擅于小空间里的调度戏,也擅长通过对肢体和情绪的捕捉来营造气氛,这些在《你好,疯子!》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但这样的表现手法有利有弊,好处就是使影片的结构保持紧密的联结性,增强观众的观影浸入感。而在单一场景的戏中,给演员留下了足够的发挥余地,《你好,疯子!》里万茜的表演就是明证。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这种拍摄手法常常容易陷入模式化的套路中去,这样在复杂场景下的叙事就会显得相对空洞,而对情绪的捕捉再放大却也遮盖了电影本身的镜头语言。《无名之辈》就是如此,多线叙事结构设置得不够精巧,镜头转换带来的情感跳跃有时会让观众无所适从。所以我说,在这部影片里,推动电影叙事的并不是叙事本身,而是情绪。
多线叙事结构黑色喜剧类型的电影,国内公认的标杆是《疯狂的石头》,把多线叙事的结构玩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人物本身自认为正确的行为在一个一个“巧合”的解构下转化成了笑点,从而使处于上帝视角的观众充满了观影的愉悦。《无名之辈》里有许多经不起推敲的人物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高明和肇红霞,这种偏离人物背景和人物性格的行为造成的费解要多过反差。以“马先勇调查组”和“马嘉祺三人嘴炮组”为主的两条线同“高明回城组”和“热血高校组”两条副线之间只有形式上的关联,并没有设置过多的互动,这就造成在最后一幕高潮戏时显得闹腾而非叙事意义上的“解决”。
但是,即便如此,《无名之辈》也称得上是一部好作品,只是没有好到“神片”的程度而已。演员的表演为整部电影的评价贡献出了很高的分值,几乎没有一个扑街的演员。在整部电影里,最受赞誉的戏就是胡广生和马嘉祺的这条线,章宇和任素汐把这两个人物刻画得传神入骨,一个丢掉了尊严,一个拼命想找到尊严,一个生无可恋,一个生猛憨批。在数次的交锋中把各自的角色性格作了相当完整的展示,到最后利用一个契机完成了双方在“尊严”这件事情上的互透,从而形成一种微妙的感情联结。那首歌,那幅画,那段话,让两个在各种层面上都称不上“正常状态”的人相互取暖。当彼此都领会到各自内心掩埋最深的痛楚之后而产生的感情,即便是电光火石,那也是排山倒海。
马先勇那条线,马先勇这个人,有很多的模板,《寻枪》里的姜文,《白日焰火》里的廖凡,《暴雨将至》里的段奕宏。但这个人的角色魅力显然没有另外几个来得好,陈建斌的表演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这个人物本身很难让人对之倾注情感。他就像是,电影里其他角色嫌弃,电影外观众嫌弃的人物,即便是最后一幕,我也不觉得他可爱了起来。可能这也是导演的意图所在,马先勇在干着自以为正确的事情,却是建立在他的自私自利自大的基础之上。为什么我们会觉得一个虚张声势但却真正在犯罪的劫匪要比一个狡黠市井但确实是在“除暴安良”的小人物要可爱呢?因为前者编剧写得就可爱,后者写得就不可爱,这是废话,但也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更重要的是,前者展露出来的关怀背后的人性柔光后者并没有,即便是在“瞬移”救下女儿的时候,因为太过戏剧化,所以莫得感情。观众喜欢柔光,不喜欢你太过混沌。
除了演员的表演之外,另外一些值得赞赏的还有影片的音乐、摄影等等。尧十三的《瞎子》是这部电影的灵魂。印象中尧十三的上一部电影主题曲是娄烨《推拿》里的《他妈的》,也是相当好听。陈粒的《光》在电影里就是马嘉祺的光,胡广生的光,嘴炮三人组的光。还有就是,任素汐用西南官话骂起人来那叫一个泉水叮咚,那叫一个神清气爽,想被她骂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