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易帆悬
I.
高中时代,可能每个班里都有一两位这样的同学:ta们总是前几个来到学校。放下书包、掏出书本,就用起功来,时而眉头紧皱,时而奋笔疾书。其他的同学陆陆续续走进教室,ta匆匆忙忙地打声招呼,话也未见得说上一句。
放学时,ta也总是最后几个离开教室的。在通往校门、学生已经稀稀寥寥的小路上,因为步速最快,你容易就能找到这个同学。时时刻刻,都在争分夺秒。
但ta,名次就是提不高。
我高中时班中就曾经有这样一位,一个梳着短发的女生。听同宿舍的室友说,她已经不止一次考试后在宿舍里蒙着被子哭了。
其实,那种经历,高中的我也曾遭遇过,只是“勤奋”的样子没有那么突出。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变换着不同的学习方法,成绩不但没有提高,有时反而摇摇欲坠。
无力又无助。高一高二时尚能承受,但到了高三时,就近乎成了一种煎熬。我不禁反问自己:上了高中我变笨了吗(初中时成绩还不错)?为什么这么努力,但就是考不好?
II.
每当这样抑郁难解时,家人们就会告诉我:以前上小学、初中时,你在努力,别的孩子都在玩,所以成绩突出;现在到了决定人生命运的时候了,你在努力,你的同学更在努力,成绩不像以前那样靠前也是正常的。
后来,我在跑步时明白了这个道理。
平常在操场上慢跑,大家虽然都朝一个方向,但是各跑各的,把握好自己的节奏,跑起来也就不费力。当我练到一口气跑七八圈都感到很轻松后,就信心满满地报名了校运动会的男子3000米比赛。
号令一发,选手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弹了出去。我顿时慌了神:这哪里是平常锻炼时的速度?为了紧跟大部队,自己不得不用平日几倍的速度来追赶。很快,嗓子中就有一股血腥味,最后的两圈更是在一种撕心裂肺的状态下跑完的。哪里还管得上名次,能到终点便是万幸。
这就是长跑比赛。在布满橡胶粒的跑道上,每个人都在竭尽全力奔跑,即使如此,选手们也是有先有后,星星点点地分布在赛道上。有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的差距甚至能以公里计算。
我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从未说过“努力就一定会得第一”。同样是早出晚归,同样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有的人站上了领奖台,有的人则在比赛后黯然垂泪。
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也许你绞尽脑汁、费尽方法,但光荣榜上,仍然见不到自己的名字。
人生,也是同样的道理。
III.
难道,落后者永远只有体味痛苦的份儿吗?
2016年里约奥运会,没有人期待着难民选手取得多么骄人的成绩,但是难民代表队入场时全场观众仍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今年夏季的俄罗斯世界杯,冰岛队3场比赛未有胜局,但却在一夜间圈粉全世界。学习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活动,不同的起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因素,方方面面都会对学习成果造成影响。
“成功”看不见,摸不到,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定义它。
或是学习,或是工作,莫以“最”字冠名成功,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才能获得持续的成长。
IV.
回到我高中的那位女同学。尽管她也曾在考试后流过眼泪,但是同学眼中的她始终保持着奋斗的姿态,以至于大家都难以想象这个小姑娘在哭泣时会是什么样子。
跌倒了,站起来拍拍土,继续往前走——小时候我们就这样学会了走路,长大后也应在一次次挫折后重新站起身,继续逆风而行。
那一年,她考中一所位处西南的211高校,如今保送研究生继续深造。虽然不是清北的顶级名校,也不是一线城市的985,但对于她,这何尝不是成功?
同样的高中三年,有的一战功成、鲤鱼跃龙门,有的拼尽全力也还是专科。但只要在过去的日子里做到了最好,就不必遗憾。
V.
每个人都在人生路上尽力奔跑,我们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努力就会赢得所有人的赞美、拿下第一,站在生活的领奖台上。
要承认这个基本的事实:人也是有“惯性”的——若想打破之前的状态,我们就得为每一个改变注入时间和精力,这也让内生性的改变多与痛苦相伴随。求学之路,压力重重,忘记成绩和名次,像曾国藩说的那样:莫问前程,但求耕耘。
成功,我固庆幸;失败,由且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