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军
今天,去一所乡村初中视导。学校校长是我高中同学,后来又成了同事,再后来他又成了某学校校长。
作为一个在教育圈混了二十多年的老师,看过好多的学校,也只有这一所,让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我想建一个乡村篱笆院似的学校。
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校长说的,我再提起,只是于我心有戚戚焉。当然,他心中的篱笆院肯定与我的篱笆院不同。
我心中有着怎样一个农村篱笆小院呢?打个比方说吧,我就如同一个农村小老头,拿着扫帚铁锹,把房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井井有条。孩子不需多,几十个足矣!地方不需大,几间房就行。
但必须有的是:清清的池塘,蒲苇环绕周边,岸上野草杂生,绿荫掩蔽,不管何时,都能有禽鸟乱鸣。树下,可以观鸟,可以刨个坑找蚯蚓,还可以荡秋千,当然更可以绕着池塘跑步,一起跑可以,追逐跑也行,跑累了趴下也可以,不必担心量化扣分。夏天,还可以到池塘里洗澡,打水仗;冬天,孩子们可以在池塘上溜冰,摔个够。
因为是在乡间,如果有几方开阔的菜畦是最好的,可以带孩子在里面浇水施肥,捉虫除草,当然更开心的是有新鲜果蔬开胃。
有大树最好,因为鸟儿可以在树上安家。现在,那种两三人抱的大树很少了,树小墙新画不古,一切都是拆了建,建了拆,拆拆建建中,没有了所谓母校的感觉。我的期望是有棵大杏树,枝繁叶茂,让人能有杏坛讲学之雅兴。当然也可以没有,因为大树太奢侈了。
入得门来当然有教室,教室要足够大,大到能放得下十几个书橱,每个书橱上都放着各式各样的书,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最好是百科全书。还有几套可以被随意搬动的桌椅,可以涂鸦的四壁。在这里,不必举手获得老师的准许,任何时间都可以直接去书架挑选自己喜欢的书来看。如果孩子不去书架拿书、不看书,只是闲逛也不予以制止。纯粹因为想阅读而阅读,不需要写读书报告,不用回答问题,不喜欢可以不用勉强读完……
老师必须懂厨艺,能做几道比较拿手的菜。当孩子不愿读书了,他可以站在你身边看你做饭,如果老师觉得可以,可以安排孩子拣菜洗菜。甚至可以安排孩子一起做个拼盘。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都能高兴地为别人服务,也心安理得的接受别人为自己的服务。但有一点必须要做,不能不收拾餐具。至于如何用餐,我主张实行分餐制,这是有原因的。一直以来,我觉得中国有两件事情没有做好,恶心一点说,就是没有管好“进出口”的事儿。我们吃饭讲究聚餐,大家连吃带喝,所有的筷子都往一块扎,逮哪儿算哪儿,吃完了,狼藉一片。谁来打扫战场呢?平时居家过日子,自然是主妇的工作,当然,如果女主人地位高,主男也就承包了洗刷的工作。如果是居家应酬呢,打扫战场自然是主人的事,客人哪有干活的道理。长此以往,国人很难想到为别人负责。另一件事就是“出口”的事,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群众是使用“蹲坑”的。内急的时候,急急如厕,“噗啦噗啦”一通下来,提裤子走人,至于身后留下什么,谁管呢?
我们的生活逻辑是:我取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学生要学会打扫卫生,要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必须学会拖地,擦玻璃,打扫厕所。而这些,是每天的必修课,不必划分值日小组。当然,在打扫卫生的时候,老师也必须亲自打扫,不能站在一边,像个指挥官。
上课时,当学生读书的时候,老师也必须读书。如今,我们老师总要求孩子读书,可自己不读;我们总要求孩子写作文,可自己连个总结也得下载。看看当今孩子的作文吧,那也叫作文?曾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我们的学生甚至连抄都不愿意抄,更别说布局谋篇了。
在电脑技术无所不在的今天,这里必须要有电脑。至于电脑怎么使用,我还没想好,但我可以有权力聘请一个能教孩子正确使用电脑的人做老师。因为我实在不知道,为何单单我们的孩子容易患上网瘾。
在这个篱笆院里还有什么呢?有一天和朋友聊这个话题,她给了我一本书,说,你看看《窗边的小豆豆》吧!里面都有。
我看了,可怕的日本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那个小林校长就已经开始了更加有意义的探索,我写的这一点文字,不足人家之万一。但我声明,我写的这一千多字,真不是抄的。
为了避嫌,我把一个梦放在心里,大白天就做吧,黑夜里想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