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市不断将乡村振兴工作走向深入、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乡村产业逐步兴旺,广大的农村地区重新焕发魅力,成为干事创业的热土,不少勇于创业的青年纷纷回乡求发展。从2011年开始,我市常住人口总量连续8年实现正增长。与此同时,乡村人力资本短缺、乡村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等“人才短板”问题日益凸显。
古语有云:“为政之要,莫先乎人;成事之要,关键在人”。我市拥有良好的农业基础、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发展高品质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文化产业等乡村产业大有可为。若没有足够的乡村人才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所需的劳动力与智力需要,乡村人才则将会成为我市乡村振兴的“卡脖子”问题。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是人才,乡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我市自实施“双百”人才工程以来,通过出台《扶持产业科技人才实施意见(试行)》等方式,打出系列组合拳,取得良好效果。各地各部门可以此为鉴,制定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创新创业,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要打好感情牌,广泛深入挖掘域外人才资源,通过亲情、乡情感召他们支援家乡建设,成为基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
同时,要重视本土乡村人才建设。定期从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村“两委”班子成员等农业主体人员中精选招收对象,依托“农村实用人才骨干培训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班”等平台,着力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和管理水平,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
人气旺,乡村才有希望;人才兴,乡村才能振兴。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重点领域与乡村振兴工作发展的方向一致,我们必须要紧抓大湾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大机遇,乘势而上,多举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才活力、释放人才红利,为我市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