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沉淀出经久不衰的文化瑰宝。“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传递忧国胸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寄予读书意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流露辛辣讽刺……中华诗词,起承转合处与先贤文人对话,抑扬顿挫里闻丝竹管弦之音。
最早接触的古诗是《一去二三里》,摇头晃脑的唱读声中学会了一到十十个字,甚是好玩。至于作者对山村的咏怀,那定是与我无关的。儿时的我也不明白《画》里为什么会“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诗的含义断然是不明白的,即便是老师写在黑板上,也只是背下来而已。于是,课本中的诗歌便源源不断地存进大脑。说来也怪,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就慢慢懂得了他们的意思。
上了中学,喜爱诗词的原因也很简单,篇幅短小,易于背诵。低吟浅唱中似懂非懂地明白了诗句传递的情感。诵读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时,对毛主席的崇敬感油然而生。游览完杨雄的子云亭后,也清晰了刘禹锡留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时的荣辱不惊。再后来,和同学一起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了那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去读三国,识周郎;也为了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去访草堂,寻工部。不知不觉中,血液里流淌出诗人的声音。
当“中国诗词大会”将经典搬上银屏,吟诵诗词成为了国民的生活符号时,学习诗词的热情再次点燃。每个“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的清晨,借助注释,联系生活,十遍八遍后,李易安在荷塘里“惊起一滩鸥鹭”的情景跃然纸上;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也浮现在眼前。成功时,高诵一曲“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失意时,自嘲一句“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徜徉天地间,享受“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惬意;舟行碧波上,慨叹“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的闲适……原来,诗已经融进了生活。
《罗马假日》里有这样一句话:要么去读书,要么去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看来,中华诗词就是陪我旅行的那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