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好好说话?
①说话,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世界上本来没有“健康”这回事,所谓健康,只是寻常。
人家为什么能这么淡定?因为有底气。
底气来自实力。所谓静水流深,才有胸有惊雷,面如平湖。)
②心大,反而让我们不能好好说话。心大,就会欠察言观色的敏锐;心大,就会无法洞察对方的言外之意;心大,就会说话欠考虑;心大,就会伤人而不自知;
因为你已经不是小孩了,听话的时候可以心大,说话的时候却必须心思缜密。
③人们更多地从你的言论来判定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④大多数人所从事的都是标准化的工作,而在大家能干的活越来越趋同的时候,说话变得更加重要。
(“你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是对会说话者的真实赞美)
2.好好说话的本质
①好好说话,其实是好好思考。
②兼具“耐思”(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的智慧)/"耐撕“(处理观点交锋和利益冲突的能力)/”nice“(与人为善追求达成共识),才是这个时代所要求的”好好说话“。
3.怎么好好说话?
①不会好好说话,归根到底是因为拎不清状况。那么,到底要怎样分析状况,才能确定正确的说话策略?
②一个最明确的指标是:权利关系。
掌握语境,说话才有效果。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关键是顺应当时/当地语境的需求。
”权利不是勾心斗角的宫心计,也不是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强迫,它是语言过程中形成的形势关系。好的语言,既能获得也能赋予权力,也就是能让对方从中获得力量,产生信任,受到鼓励。
③你需要影响谁的观念,谁就掌握着这场语言游戏里生杀予夺的权利。
演讲——权力的形成(吸引/聚焦与引导)
沟通——权力的流动(避免冲撞与协调转向)
说服——权力在对方(无权的一方要改变有权的一方)
谈判——权力在双方(双方要合作,才能解决问题)
辩论——权力在他方(双方无权决定胜负,通常由中立第三方裁决)
④ 典型错误:
1)演讲时,一上台就急着煽情或者下结论
正确:要有一个成功的破冰(在三言两语中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先获得观众的心理认可,再来传达真正重要的信息);演讲是权利的形成,重在对听众的吸引/聚焦和引导,才能在场景中掌握主动;
2)沟通时,喜欢强行推进自己的结论
正确:因为沟通是“权利的流动”,重在拉平两者的关系,让双方都能讲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任何一方凌驾于另一方之上,甚至只是暗示出地位的区别,都是沟通的大忌;
3)说服时,以为只要能辩倒对方就可以“以理服人”
正确:说服的关键就是要尊重并且利用对方的自主性,从其从自身角度出发,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希望其接受的观点。我们要卸下对方的心理防御机制,诉诸对方自身自身的心理需求,让“我说服了你”变成“你说服了自己”,让“我的观念打败了你的观念”变成“你的观念升级了”。这是对说话中真实存在的权力关系表示尊重。
4)谈判时,以为真诚沟通就一定能携手共赢
正确:我们所面临的场景是谈判,不是沟通,而是一种“权利在双方”的情况。此时我们需要的是把各自的目的/诉求/损益摆到台面上来谈,通过讨价还价的利益交换,尽快确定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版本。
5)辩论时,以为只要压倒对方就是自己的胜利
正确:辩论是一种“权利在他方”的话语体系。是彼此都盯着对方,但是心里都在想着怎样得到旁观者的认同。对手其实并不重要,他们只是我们向第三方证明自己正确的一个工具。这是辩论的基本策略,也是辩论讲究风度的根本原因。
⑤好好说话策略流程
倾听(收集信息)——判断(权利归属)——思考(应对之策)——表达(语言输出)
⑥在每一个场景里,我们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这几个维度,来调整说话策略的细节:
权力——你需要影响的人,自身影响力越大,则权力越大;
态度——对方对我们的初始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抑或是中立;
成本——我们为影响此人的观点需要付出的综合成本;
方向——彼此之间的交流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
对象——我们面对的受众多与少
比如:在某个演讲场景中,首先靠近/关注我们的人,往往是我们的支持者。所以,演讲时要建立一个轻松的气氛,放松自己紧绷的情绪,就要先和自己的支持者建立语言和情绪上的默联结。很多有经验的演讲者在正式讲话前,会先与台前比较靠近的人握手,或者公开与场内的熟人互动,就是这个道理。
一场好的演讲,必须留下值得思考和称颂的观念,演说才能流传。而这些,要靠你将中立者转化为支持者,或者将那些不那么坚定的反对者转化为支持者,才能实现。
至于那些主动靠近我们/尝试打断我们,甚至提出刁钻问题的人,则是活跃的反对者。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良好的应对挑战来强化支持者的关注,并转化部分中立的听众加入支持者的行列。
⑦话术能力是全息的
话术大师永远只问自己一个问题:在这个具体场景中,如何综合运用演讲/沟通/说服/谈判/辩论这五项能力,呈现出最适当当下要求的说话状态?
你还要学习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因为任何一项短板,都会让你的话术失衡。
你需要做到:
1)具备并且强化五项话术能力;
2)各项话术能力都能与其他项目配合使用;
3)知道具体场景中如何配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⑧五种话术的分门别类:
沟通:权利的流动
沟通偏重于”理解“,目的是学会怎样体会别人的角色/照顾别人的诉求。这是一个人维持人际关系/避免无谓摩擦,并创造良好氛围的基本能力。沟通的要义是平等,双方处在同一平面才能打开心结,这就需要让权利流动起来,消解既定的权利格局,协调转向避免冲突,营造畅所欲言的语境。
常见的沟通,有情爱沟通/亲子沟通/危机沟通(避免争端与形象维护)。
沟通不只能解决我们与别人的摩擦,还能解决我们与自己的摩擦。
说服:权利在对方
说服偏重”改变“,也就是将我们的观点和立场植入对方心中,让对方按照我们预设来想问题,并且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
谈判:权利在双方
谈判偏重”协商“,也就是在双方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合则两利/斗则两败的双方,在可冲突/能冲突的情况下去选择合作,并且尽量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演讲:权利的形成
演讲偏重”表现“,目的是能够自在,得体/有逻辑地向一般听众进行讲诉。
这是一个人建立自我身份/传递个人特色的最基本素养。演讲具有激励/告之/礼仪/娱乐等多种功能,但不变的特质是向中立听众系统地/不受干扰地进行陈述。
演讲是说话能力最外在的展现,能够最鲜明/最突出地检验一个人会不会说话,也是人们练习得最多的话术专项。
辩论:权利在他方
辩论偏重”捍卫“,也就是有理有据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回应对方的质疑。好的辩论并非源于好斗的低劣本能,而是基于高等教育所倡导的批评性思维方法。未经辩论的思想不值得接受,未经辩论的政策不应推行,是现代社会在观念和实践方面的通行原则。
辩论的目的不只是消极地”防身“,更重要的是,它能积极地提升决策的效率与品质。辩论,是一种讨论问题的方法论。
注意:沟通是话术之本,也是我们评价一个人会不会好好说话最核心的内涵。辩论是沟通的深化,也可以称它为”冲突沟通“。当辩论交锋到极致时,决定其胜负的是表演性,把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演到“观众心里。要解决演讲的单向性和煽动性问题,以劝导的方式让对方自行生出我们所要的论点,需要的是说服。最后当说服不起作用时,双方自然就要清楚呈现实力/筹码/和意志力,把一切摆到明面上讲。而这又是谈判的领域了。